转眼间,项羽、章邯、刘邦三方对峙已久,局势如紧绷之弦,一触即发。且说汉王刘邦来到关中后,与张良、陈平紧急商议对策。
刘邦一脸凝重,缓缓开口道:“如今楚军势大,章邯又在一旁虎视眈眈,我军虽据关中,但长久对峙恐非良策,不知二位有何高见?”
张良轻抚胡须,沉思片刻后说:“大王,当前局势险峻,我军若贸然开战,胜负难料。依臣之见,可先与楚立约修和,待其东归,我军再养精蓄锐,徐图后计。”
陈平亦点头称是:“张大人所言极是,此举既能解眼前之急,又可麻痹楚军,大王不妨一试。”刘邦权衡再三,终下定决心,准备与楚立约修和。
赵泰看到刘邦派出使者,带着诚意前往楚营。项羽见刘邦求和,心中虽有几分不屑,但连日征战,楚军也疲惫不堪,遂同意立约。
双方划定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属楚,西属汉。项羽自恃武力,认为刘邦不足为惧,便放心地率军东归。
刘邦望着项羽远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张良在旁轻声提醒:“大王,楚军东归,看似危机解除,实则暗藏转机,切不可掉以轻心。”刘邦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坚毅。
项羽率军东归途中,忽然狂风骤起,谋士范增却隐隐感到不安。他对项羽说:“大王,刘邦此人狡诈多端,此次求和恐有诈。
我军虽暂占上风,但一旦给刘邦喘息之机,他日必成大患,不如趁其立足未稳,回师一击,彻底铲除后患。”
项羽却不以为然,大笑道:“刘邦已与我立约,量他不敢违背。况且我楚军英勇无敌,即便他有何诡计,又能奈我何?”范增无奈地摇头,深知项羽刚愎自用,难以劝服。
就在此时,楚军后方传来消息,说是有汉军小股部队在边境骚扰,抢夺粮草。项羽听闻后,勃然大怒:“
刘邦竟敢如此背信弃义!”当即下令大军停止东进,准备回师攻打刘邦。但冷静下来后,
项羽又觉得或许只是刘邦手下将领擅自行动,未必是刘邦的主意。于是,他一面派人前往汉军营地责问,一面整顿军队,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