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郝宏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晓阳听到这儿,再次点了点头,这下他算是大概明白了上级来文之后,在政府系统内部是怎么一步步流转的了。可新的疑问又冒了出来,他好奇地问道:“那如果是咱们县想要通知一些乡镇部门,把工作要求、会议安排啥的传达下去,这个又该怎么办呢?靠这内网能行得通吗?”

郝宏民跟着点了点头,不紧不慢地解释:“咱们的内网系统本身就自带发布通知和发布公文的功能,要是普通的通知,没有文号那种,操作起来就比较简单直接,我们直接在内网系统里编辑好通知内容,发给相关的乡镇部门就行,像日常的会议通知也好,还有一些简要要求报送材料的通知,都可以这么干,效率很高。但是一旦遇到正式文件,那可就不能这么随意了。”

李晓阳一听,好奇心更盛,追问道:“为什么正式文件就不行呢?这内网不就是用来传文件的吗,咋还有这分别?”

郝宏民耐心地解答:“李主任,是这样的,正式文件啊,第一,必须得有文号,这文号就如同它的‘身份证号’,独一无二,代表着文件的权威性和规范性。而且这类的正式文件,也不是咱们信息中心负责起草的,都是综合科等其他专业科室按照工作要求起草完成之后,还得经他们的主管主任层层审批,确认无误了,才会拿到咱们这儿来。文件到了我们手上,我得先给它定文件的编号,让它有个正式的‘名分’,有了文号之后呢,我还要依据文件内容,按照保密规定给它定密,确定它的保密级别,这可是重中之重,关乎信息安全呐。”

李晓阳愈发疑惑了,忍不住问道:“什么是定密啊?这听起来就很专业,到底咋操作,又有啥讲究呢?”

郝宏民微微挺直了腰板,神色愈发认真,开口说道:“李主任,是这样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国家的秘密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级别,这分级可是相当严谨且意义重大的事儿。首先呢,撰写文件的同志得有敏锐的保密意识,要依据自己所撰写内容的重要程度、涉及范围、潜在影响等诸多因素,拟定一个保密级别的提议,这就相当于给文件的保密属性打个初稿。而后,文件流转到我这儿,我就得充分发挥机要岗位的把关作用,依据他们的初步意见,再结合相关的法律条文、规章制度要求,进行密级的细致审定,确保定级精准无误,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引发泄密风险。当然了,咱们政府办日常处理的大多数文件属于常规事务类,是非涉密文件,不需要经历这般严谨的定密流程,不过,也有大约 10% 左右的文件,因其涉及关键决策、敏感数据、未公开的规划布局等,属于保密文件范畴,得严格管控。”

李晓阳听到这儿,眼睛微微睁大,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说道:“哦,原来如此,这么说来,我们有些文件是出于保密考量,不能够公开的,是吧?”

郝宏民沉稳地点点头,应声道:“是的,李主任,您理解得完全正确。”

李晓阳见郝宏民停顿下来,目光中带着鼓励,示意他接着往下阐述,毕竟机要工作环环相扣,还有诸多细节有待揭开。

郝宏民心领神会,接着说道:“李主任,是这样的,这类密级文件一经确定后,后续的印刷环节也有严格规范。我们会将文件交给咱们专门的文印室进行印刷,文印室为此专门配备了一台独立的电脑,这台电脑可是有‘特殊使命’的,它唯一的任务就是负责印刷保密文件,绝不允许处理其他任何非涉密资料。而且每个保密文件从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单独的编号,就如同给它们贴上了专属‘身份证’,全程可追溯。文件印刷完成之后呢,只会精准地发给相应的接收人,严格限制知悉范围,多一人知晓都可能埋下隐患。并且,这类的文件我们是坚决不通过内网办公系统下发给各单位的,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泄密风险。”

李晓阳一边听,一边微微点头,若有所思地问道:“那这么做,是不是纯粹为了保密的需要啊?感觉每一步都卡得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