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道:“大娘别急,曦儿煮了热茶,先喝上一碗再走不迟。”
村里人说的话,她听得不太真切,不过大概也知道是在说她们家。
她也不甚在意,这房子住了这么久,她没觉得哪里不好。
破就破点吧,家里要花钱的地方多得很。
曦儿的嫁妆,辰儿上京赶考,都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杨大娘道:“我们这么多人来,麻烦你了。”
“没事,不麻烦。”
说话间,曦儿端上茶来。家里碗不够,杨大娘一家便一起共用一个碗,其余几家也是一样。
喝完茶,他们带来的东西也吃完了。
杨大娘家几个孩子,虽然每人就吃了一块,但禁不住人多东西少。
她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没脸见人。
秋月倒觉得没什么,这点东西,她还不放在眼里。
把人送走后,一家人才开始吃饭。
不是他们小气不留饭,而是这二十多口人来,家里没有准备。
现在这时辰,集市上也没东西卖了,索性不再折腾。
吃过饭,各人洗漱安歇,一夜无话。
第二日,杨树把饭挑到铺子,又折返回来,带小阳村众人去书院。
韩先生看着这呼啦啦一群孩子,差点惊掉下巴。
一问,知道是村里的孩子来求学。他简单的考问了一下,便全都收下,让家长们去交束修。
杨树先前都跟村里人说过的,所以他们没说什么,一起去了。
交完束修,先生让他们先去买些笔墨纸砚,明早再来上学。
杨树带他们到辰儿先前抄书的书局去买,掌柜的看是熟人,买的又多,便给他们算便宜了些。
然后又带他们去买柴米油盐,现在天冷了,柴火涨价,一担柴四文钱。
村里人纷纷咂舌,道:“下次我们挑柴火进城,不用去外头买。”
杨树道:“那再好不过。”
本来他还想跟村里人提议,现在反正都进城了,索性家里的猎物山货什么的,不要再贩给旁人。
大家伙筹钱开个铺子自己卖,能多赚一些。
但是现在看来,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如此过了几天,东西终于置办齐全,众人商定了留下照顾孩子们的人。
便都回去了,怕下雪山路不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