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凤印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却隐藏着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皇上,”谢朝朝的声音清冷而坚定,打破了大殿内的沉寂,“您的眼光确实不错,看中的这位贤妃,确实是牙尖嘴利,伶牙俐齿,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讽刺,却又不失皇后应有的端庄与大气。

闻言,楚恒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的目光如炬,直射向站在一旁,脸色苍白却仍强作镇定的贤妃。贤妃,一身素雅的宫装,虽无过多装饰,却难掩其清丽脱俗之姿。然而,此刻的她,在皇上的怒视下,仿佛被剥去了所有的光环,只剩下颤抖的身躯和那双满含惊恐的眼眸。

“大胆!”楚恒怒喝一声,声音在大殿中回荡,震得众人耳膜生疼。他猛地一挥手,一道劲风掠过,只听“啪”的一声脆响,贤妃的脸上瞬间浮现出一道鲜红的掌印,她的身体也随之踉跄后退几步,几乎摔倒在地。

“你怎敢如此和皇后说话!”楚恒的声音冰冷而愤怒,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大殿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这一幕震惊得说不出话来,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触怒了这位喜怒无常的帝王。

贤妃捂着脸颊,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强忍着不让它们落下。她抬头望向楚恒,眼中既有怨恨,又有不甘,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恐惧与迷茫。而谢朝朝,则依旧端坐在那里,脸上波澜不惊,仿佛这一切都与她无关,只是静静地看着一场宫廷中的权力游戏悄然上演。

这一刻,紫禁城内的风似乎都停止了吹拂,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气息,仿佛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让人心生寒意,却又忍不住想要继续看下去,看看这场权力的游戏,最终会如何收场。

在那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的皇宫深处,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如同春日里的一场骤雨,让人猝不及防。贤妃,那位平日里以温婉贤淑着称,却在暗地里心机深沉的女子,此刻正瞪大了双眼,满脸不可思议地盯着眼前那身着华丽凤袍,头戴九凤珠冠的女子——谢朝朝。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平日里看似不起眼,甚至偶尔还会被她欺压一番的宫女,竟会是那高高在上的皇后娘娘。

贤妃的双腿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膝盖仿佛失去了支撑的力量,瞬间跪倒在地,双手紧握成拳,不停地在地上磕着头,嘴里喃喃着:“皇后娘娘饶命,皇后娘娘饶命啊!臣妾一时被猪油蒙了心,有眼不识泰山,求娘娘开恩,求娘娘开恩……”她的声音带着哭腔,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里硬挤出来的,充满了恐惧与绝望。

然而,谢朝朝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那张绝美却略显冷漠的脸庞上,没有丝毫波澜。她的目光越过贤妃,直接落在了坐在龙椅上的皇上楚恒身上。楚恒的目光温柔而复杂,他似乎想从谢朝朝的眼神中读出些什么,却又害怕触及到那深藏不露的情感漩涡。

“皇上,”谢朝朝的声音清冷而坚定,仿佛是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臣妾有一事相求。”

楚恒闻言,心中不由得一紧,他预感到接下来的话将是他此生听过最震撼的言语。只见谢朝朝微微欠身,继续说道:“臣妾自入宫以来,虽得皇上宠爱,享尽荣华富贵,但心中却始终难以平静。这皇后之位,对臣妾而言,非但不是福,反而是束缚。臣妾渴望的,不过是自由与宁静,而非这金丝笼中的生活。因此,臣妾斗胆请求皇上,允许臣妾辞去皇后之位,从此远离红尘,青灯古佛,了此余生。”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仿佛都静止了,连空气都凝固了。贤妃的磕头声戛然而止,她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而楚恒则是震惊之余,更多的是心痛与不舍。他望着谢朝朝,那双曾经闪烁着智慧与温柔的眼睛此刻却透着一股决绝,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感。

这一刻,皇宫内的风似乎也停止了吹拂,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谢朝朝身上,她仿佛成了这天地间最耀眼的存在,用她的勇气与决心,书写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宫廷传奇。而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也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让整个皇宫乃至整个天下,都为之震动,一场关于权力、爱情与自由的较量,悄然拉开序幕……

皇上楚恒端坐在金碧辉煌的龙椅上,眉宇间凝聚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的目光如炬,穿透大殿内的重重帷幕,直射向前方。皇后谢朝朝,一身华贵的凤袍,其上绣着展翅欲飞的凤凰,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能破衣而出,翱翔九天。她的容颜清冷而坚决,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坚定光芒,与楚恒的威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皇上,臣妾心意已决,望您成全。”谢朝朝的声音虽轻柔,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力量,她缓缓跪拜于地,双手恭恭敬敬地托起那枚象征着皇后无上权力的凤印,其上镶嵌的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映照出她决绝而复杂的神色。

楚恒的脸色瞬间阴沉如水,他未曾料到,一向温婉柔顺的皇后竟会有如此强硬的一面。他怒目而视,声音低沉而有力:“朝朝,你可知自己在做什么?这凤印一旦交出,便意味着你放弃了后宫之主的位置,放弃了与朕并肩而立的资格!”

谢朝朝的身子微微一颤,但随即又挺得笔直,她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哀伤,却仍坚定地说道:“臣妾自然知晓,但此事关乎国家社稷,关乎万千百姓的安危,臣妾不能坐视不理。请皇上允准臣妾前往边疆,亲自督战,以解国家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