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不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因为事务总是在发展变化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想不出来的东西,就大胆去在实践中学习吧。我们要不断的在变与不变中保持平衡。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
既不能没有规划,居无定所。又不能没有弹性,成为强迫症。万万不可有所谓完美主义,好与不好总是相对的。这要看客观标准和我们的主观标准,最后的选择既取决于我们作出的权衡选择,又受限于客观的环境。但环境是客观的,我们要更加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客观环境尽管其发生是随机的,但其引起我们多大的反应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适应能力,这是一种人文意义上的免疫。不妨再引入一些病理概念,如化生,机化,变性等等。非常有思考价值。
这里先告一段落。
吃晚饭番茄炒蛋二两米饭3.4元,谢谢阿姨的汤汁。五碗汤,不错。
回图书馆,读单词,吃面包。
回四楼读书。
休息后,继续读。
距离产生美,气质和礼貌还有一些细节决定第一印象。
打开手机,本义是发个读书动态。
乱花渐欲迷人眼。
我应该不忘初衷。
之后再做其他。
如果杂事比较多,就看情况。比如可以继续关机,先读书。
或者,拿纸和笔记下来,排个先后顺序。这样既有轻重缓急,又不容易遗忘漏掉。
切记:留言不是形式主义,择重要的或者看后续。
订阅号看自己的时间,以及预计时间。
拿快递,到科讲。
之间和曲,刘,三姑,叔,妈分别聊天。
对一个异化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的推文引发了我对阴暗性的思考。事实上,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我们看待一些人和事,不能走极端,而要持太极思维。同时坚守自己的底线,信念,原则立场。要紧跟先进文化。对于暗,理性批判,理性分析。存在既有理,但这是有范围的。我们己不可以全盘否定,但又必须进行根本意义上的固定这些极端的享乐腐朽言行。
综上所述,一定要批判,发展,平衡。多角度,有突出点,不极端。
看新闻联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