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元年
大殿内气氛凝重。赵桓脸色铁青,怒意与惶惑交织,心中却无处安放。
他瞥向种师道,这位老将虽久经沙场,此刻眉头紧锁,忧虑的眼神让赵桓心中一凛。
光幕上的言语如同利刃,刺痛着他的自尊与皇权。
"这些无名之辈,竟敢非议大宋!"
赵桓愤愤不平,声音虽带怒意,却难以掩盖内心的无力感。
他的话语在大殿内回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种师道放下茶杯,面色凝重,"陛下,光幕中所言虽刺耳,却也警醒。
靖康之耻,实则非一日之寒,乃国之积弊所致。
然而,今日我大宋尚有可为。
金人虽强,然我军民同仇敌忾,且有天时地利之便,何惧之有?"
种师道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但同时也表达了对大宋命运的坚定信念。
正在此时,各大臣闻讯赶来。
李纲满面悲愤,直入朝堂。
他不顾礼仪,直接跪在赵桓面前,声泪俱下:“陛下,臣闻光幕之言,实为警钟。
臣请命,愿率勤王之师,与金贼决一死战,以雪靖康之耻,振我大宋声威!”
李纲的激昂之情溢于言表,他的忠诚和决心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种师道点头赞同,“陛下,李大人之言,正合我意。”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李纲的支持和对当前局势的深刻理解。
然而,姚平仲的出现却让局势陡生变数。
他站在大殿中央,身姿挺拔,眼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光芒,声音洪亮,充满了自信。
“陛下,金兵虽强,但我军也并非软弱之辈,若能夜袭其营,定能大获全胜,一举扭转战局。”
种师道眉头紧锁,他深知金军的厉害,夜袭行动风险极高,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他上前一步,对赵桓拱手道:“陛下,姚将军的勇气可嘉,但金营防备必严,我军贸然行动,恐会陷入敌人的陷阱。
微臣建议,应以稳守为上,待援军云集,再图大举。”
赵桓听着两位将军的意见,心中权衡。
他看向李纲,希望能从这位主战派大臣那里得到更多的支持。
李纲深知当前局势的严峻,他坚定地说。
“陛下,种将军的顾虑固然重要,但若能夜袭成功,不仅能削弱金军的力量,更能提振我军的士气。
臣愿为姚将军提供策应,确保行动的成功。”
种师道见李纲也支持姚平仲,心中不禁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