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两难局势难解忧,陈叔至奉命北上

纷争乱世下,一处战争的打响,就有可能引发周边动荡,而当动荡加剧下,就会导致新的战争出现。

这就是真实的战争。

或许有很多人都没有料想到曹袁之战的影响会如此之大。

围绕冀州、兖州接壤的黄河两岸,袁绍与曹操集结麾下精锐之师展开对弈,最先乱起来的是青州,接着才是双方主力聚集的区域,而在这一大背景下,曹昂发动的荆南之战步入到尾声,江淮跟着也乱起来了,而在乱战境遇下,每天都有数不清的人战死,这也是曹昂不喜内斗的原因所在。

打来打去,损失的还是这片土地。

可曹昂也知道,他这种想法可以有,但是绝不能讲出来,毕竟在纷争乱世下,滋生出的野心想要扼杀掉,那就只能靠拳头来论!!

战争下的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已是建安五年三月底了。

庐江郡,舒县一带。

“跟襄阳比起来,庐江郡治真是差不少啊。”

“的确,单单是人口规模就不在一层次上。”

“瞧你们这话说的,曾几何时,庐江郡治下可是很繁荣的,奈何战乱频生,导致不少人口都南下渡江避难了。”

“这就是公子说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舒县城外曹军大营。

某处营地。

以荀恽、荀俣、郭奕为首的子弟聚在一起,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只是有不少人的目光,不是瞥向一处。

即中军帅帐所在。

曹昂率军驰援江淮,不仅抽调一批文武追随,还将一批群体抽调来了,荀恽他们就是其中的一份子。

在曹昂看来,不管是曹氏的核心圈二代,亦或是他聚拢起的未及冠才俊,一味地只读书而不干别的,这是肯定不行的。

受到他的影响,这些人的轨迹出现偏转,所以曹昂有必要叫他们多经历些事,这样才能将他们培养成才,而非到最后,一个个全成了不识民间疾苦,只会纸上谈兵,眼高手低的庸才。

对于人才储备,曹昂是极上心的。

毕竟在今后数十载,甚至更久的周期,这些人是要在中枢或地方,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多经历。

多去看。

多去听。

这就是曹昂给他们制定的道路。

这与曹铄他们调遣到于禁麾下,参与进荆南之战是一个道理,这人啊,只有经历的多了,阅历才能丰富,如此眼界才能打开。

“据今下掌握的情报来看。”

相较于帐外的气氛,此刻的帅帐内很是压抑。

“九江一带的战局,对我军是极其不利的。”在道道注视下,廖立压着心底的紧张,指着眼前的舆图道。

“以周公瑾为首的江东兵,在先后攻克濡须口、濡须坞两处要冲,在逍遥津一带与李整所部展开多次鏖战,而在这期间,浚遒被周公瑾设计夺占!”

“周公瑾用兵极其谨慎,在所部北上进犯合肥之际,其留公孙阳督各部驻扎濡须口,尽管这前后,以宗预为首的诸将,多次从襄安一带攻打公孙阳所部,然几次交手下,并没有能夺回濡须口这处要冲!”

“这期间窃据历阳一带的关羽所部,还多次出动水军逆江北上,袭扰庐江沿江多地,迫于此等形势,本驻安庆一带的霍峻、文休等部前移至襄安临江畔,这才遏制住了关羽所部的江上威胁。”

“可即便是这样,我军在庐江一带的优势仍不明显,毕竟江东在水战方面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听着廖立介绍的情况,曹昂的眉头紧皱着。

他知道前线战局不利,但却没想到不利到这种程度,特别是周瑜的种种部署,还有屯驻在历阳、阜陵一带的关羽所部,这既牵制住了庐江郡的驻守兵力,还有效的在九江郡南部保持足够的威慑。

关键是这还不算完!!

“在九江郡南部如此战况下,在九江郡以北的战局,就显得更为焦灼了。”继廖立介绍完情况,蒋琬皱眉上前道。

“据汇总的情报来看,刘备所统大军依托淮陵为腹,派遣麾下诸将展开攻势,而在阴陵之战,刘玄德更是亲统大军展开猛攻。”

“这使得我军在阴陵一带,尽管能借助城防之便扼守来犯之敌,但终究是寡不敌众,使该处要镇丢掉了。”

阴陵城终究是丢了。

尽管在这里,有太史慈等将镇守。

可刘备麾下战将众多,加之刘备亲临战场督战,使得太史慈他们无法遏制住猛攻,最终推到西曲阳固守。

帐内一众文武,在听完廖立、蒋琬所介绍的情况后,可谓是流露出各异的情绪。

“直娘贼的!!这摆明是将九江郡给一分为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