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点点头道:“此事某想好了,在征东将军府下设兴屯署,专司监察事宜,诸位意下如何?”
“善!!”
曹昂的话,叫堂内众人皆附和。
所辖的疆域变多,这需要管辖的事宜也随之增多,关键是在曹昂头上,还有一个许都,与之并驾齐驱的,还有一个徐州,尽管曹昂兼领徐州军政,但是夏侯惇这位特殊的存在,曹昂必须要考虑到其感受才行,所以很多事,曹昂必须要考虑到才行。
“此外还有兴工一事,某觉得必须要加快筹建。”
见众人没有意见,曹昂伸手道:“今下孙香所部在江陵一带坐镇,但是水军建设,还存在很大问题。”
“西起建平郡,东至九江郡,这横跨千里之遥的长江,我征东将军府必须要真正掌控起来才行。”
“这依托现有的水军规模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在江陵、洞庭、汉口、江夏、柴桑、安庆等地筹建造船产业,聚拢精通造船的船匠,以及与造船息息相关的各类产业,必须要尽快明确下来才行。”
“如果此事不能尽快明确,对待此事不够重视的话,那今后自荆南,自江东而来的威胁一旦产生,必将会追悔莫及的。”
对待此事,曹昂的态度很坚决。
必须要大力发展才行。
今下依托长江航道,筹建起一支内航水上力量,以此积攒与发展造船技术,待到解决了江东后,就必须要逐步发展近海航行,远海航行了。
造船技术的提升,可不比其他技术,这必须要稳扎稳打才行。
不说别的,就说今后要征服幽州,就离不开海上的支持,毕竟在幽州境内,可是有着一大片辽泽的,而这些知晓的却很少。
“公子,如果想统筹好造船诸业,诩的建议是像军器局一样,筹建起船舶局,这样能更好的进行统筹。”
在此等态势下,贾诩起身作揖道:“而关于这个人选,诩可向公子举荐一人。”
“老师想举荐的,不会是堂兄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曹昂眉头微挑,看向贾诩道。
“正是政公子。”
贾诩点头道。
“如此就以征东将军府的名义,派人急赴南阳。”曹昂思虑刹那,伸手对贾诩道:“让堂兄交接好在宛诸事后,便来襄阳赴任。”
“诺!”
贾诩当即作揖道。
从贾诩离开南阳,跟随曹昂一起伐荆以来,在南阳的军器局诸事,一直都是曹政在具体负责的。
而曹政呢,也没有叫曹昂失望。
至少在伐荆期间,前线各部所需一应军械所需,在南阳的军器局都能满足,甚至是到现在都一刻不敢松懈。
无他。
随着所辖疆域的增多,针对各地驻防的军队,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换装,为了减轻征东将军府的压力,这件事会持续较长时间。
“此外就是盐铁。”
曹昂想到了什么,伸手道:“关于此事,征东将军府必须要做到统一才行,今后没有征东将军府的允准,诸州各郡治下不能有人私下从事此业。”
“关于盐铁的调整,昂思前想后,决意由文仪来专司此事,这件事关系到我征东将军府所辖安稳,文仪可愿担此大任?”
在道道注视下,王连当即起身,朝曹昂作揖道:“连定不负公子所期!!”
所辖的疆域大了,要做的事多了,曹昂必须要想方设法的凝聚财源,唯有这样,他所谋划的种种,才能得到兜底。
既然是要给曹氏积蓄力量,为接下来的曹袁大战蓄势,曹昂就必须要把所有事都考虑到才行。
或许在这期间,曹昂做的一些事,会触碰到不少人的利益,但是曹昂是绝不会退让半步的,因为这一退,那就没有下限了。
而除了盐铁以外,曹昂还准备打击私铸制钱,这件事要是做不好,那么他所构建的体系就不可能安稳,当初节制南阳四郡,那地域相对较小,可现在多了一个荆北,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毕竟该地接壤的地方太多了。
……
求五星好评,求催更,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