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军械滞销,第一条铁路

一道手令送去了成都,交由大宋西南国际贸易公司。

一道手令送去了江浙,交由大宋海洋贸易国际公司。

最后一道手令送去了广州,交由广州转运使和广州靖海军指挥使。

从庆历年开始,大宋就成立了很多国营企业。

包括用于粮食买卖的宋粮集团,用于油盐买卖的宋油集团,用于海洋贸易的宋海集团,用于陆地贸易的宋贸集团等等。

里面除了朝廷的股份以外,还有皇室的股份。赵祯的内帑收入,就主要来源于这些国营公司的利润。

如今多年过去,赵祯的内帑非常可观,早在庆历六年就积攒了一亿多的钱币。

但庆历七年打仗,加上科学院做实验,设立奖项,颁发奖金,赵祯自己做实验,以及灾区拨款,都是他从内帑出资。

毕竟国库主要用于国家建设,而内帑则用于军费、科研,也算是赵祯在为国家做贡献。

等到今年的时候内帑就只剩下三千多万贯了,还需要大量花钱支持科学院研究科技,赵骏就没有动内帑的意思。

那些手令传达到各个贸易公司之后,这些公司就派出业务员前往大理、越朝、高丽等地谈生意。

而且不是直接找大理越朝和高丽的皇室谈,而是找到当地一些割据的诸侯去谈。

像大理国内看起来很稳定,实际上它并不是一个完全统一的封建国家,而应该算是一个部落联盟的酋长国。

段氏名义上建立大理,各族奉段氏为主。但兵马却归各部落族长自己节制,段氏调动不了大军。

而高氏则掌握了兵权和资源,就像日本国的藤原家族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

杨氏是前朝大义宁国的皇室,大义宁国被大理国开国君主段思平消灭之后,杨氏并没有灭亡,而是逃回了祖地剑川。

然而面对日益式微的境地,杨氏十分不满,与高氏素来不合。

历史上十五年后,杨氏族长杨允贤就发动叛乱,虽然失败了,可杨允贤之子杨义贞又继续反叛,可见杨氏与高氏的矛盾之深。

还有越朝,自从李氏被大宋攻灭之后,大宋扶持了前朝的黎氏上位。但黎氏不得人心,内部叛乱非常严重。

若不是大宋在海边有驻军,在黎朝危难之际会派兵相助,恐怕现在黎朝都已经覆灭了。

唯独高丽倒是没什么国内反叛力量。

可北方女真的入侵亦是让他们头疼不已,因此周边国家并不是很太平。

大宋如今虽然与这些国家交好,可如果没有本国利益的话,自然不可能时时刻刻派兵相助。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些国家的敌对势力忽然买到了不少武器装备,实力暴涨,又怎么可能不选择来找大宋求助呢?

两个月后,第一批订单就有了,大理杨氏找大宋买了数千刀刃、甲胄,直接用金银、香料、铜矿交付。

没过多久,第二批订单接踵而至,越南无论是黎朝还是地方反叛军,都愿意购买大宋军械。

至九月下旬的时候,包括东北女真部落那边,都有不少订单涌来,一时间原本堆积在仓库的刀刃、铠甲,居然迅速有了销路。

“咳咳,武器滞销啊。”

九月二十四日,已是晚秋即将入冬时节,汴梁的天气越来越寒冷。

虽然还没有下雪,却已经连续两日进入秋雨季节。

淅淅沥沥的雨打在屋檐上,落在窗台上,飘在政制院后院大树的枝叶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

赵骏咳嗽了两声。

最近秋冬季节自己这个年轻人感冒了,几个老头反倒没事,身体很棒,每天都红光满面地出现在院里,看样子好像都能活很久似的。

他怀疑自己可能是跟老婆晚上太热情,没盖好被子的缘故。

早上喝了碗中药汤。

不是没有九九感冒灵和感康,而是一来这些药都冰在冰窖里,虽然用冰块冻着,应该能保存很久,但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坏了,冒然吃万一过期了失去药性还产生毒素,那就完蛋。

二来小感冒而已,即便这些药没过期,为了治个感冒实在不值当,以后救命用更好。

“这不是又卖了四万多副刀枪,一万多副甲胄吗?”

晏殊笑道:“这一下子就是一百多万贯进账,再加上卖到日本去的,这两年已经清了不少库存了。”

“还是太多了,一百二十多万大军用的武器装备啊,各种枪、刀、矛、槊加起来数百万柄,甲胄四五十万副,这要是流到民间不知道闹成多大乱子。”

赵骏说道:“这方面不做布局的话,再过些年监管力度下降,说不好就流入市场上去了,现在卖到国外去,也能增加不少外汇。”

“这倒也是。”

“还是汉龙有主意啊。”

“对了,汉龙之前不是签署了把罪大恶极的犯人流放至琉求岛吗?不如也放到南洋啊,给予他们武器装备去开荒不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