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打擂台

灰空 山人不寂寞 2246 字 2个月前

晚上八点多,在临近武安乡政府驻地的一个中心村的广场上,人声鼎沸,四个角落临时架设的几个大功率灯泡,把偌大的广场照得亮如白昼。

乡民们吃过晚饭,洗过澡,穿着宽松的衣服,趿着拖鞋,手摇芭蕉扇,汇聚到这里,观看演出。

在乡里的某个什么人,好像是副乡长,发表了一通讲话后,紧接着在一阵敲锣打鼓中,演出开始了。

刚开始,都是乡里的文化站还有县里请来的文艺工作者一通卖力的表演,唱歌、跳舞和传统戏曲片段。

这些周进和杜志鹏都不感兴趣。估计大多数城里人都不大会感兴趣。

因为城里这些太'平常了,演出水平也要高得多。无论是音响设备,舞台背景、还是演职人员的专业水平,都显然不在一个档次上。但是好在他们接地气,在乡下还是很受欢迎。所以在那个时候,有个词叫“三下乡”,其中就包括送文艺下乡。

咱乡下的老百姓,闲着也是闲着,那时有些偏远一点的地区,还没有完全通上电,电视机更不是家家都有。所以在家门看看稀奇看看西洋景,又不用花钱,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只要得到点消息,乡民们能跨越几公里前往凑热闹。

当然时代变了,现如今,农村严重空心化了,乡民们也开始审美疲劳了。要想重现当年的热闹场面,几乎不太可能了。

周进和杜志鹏急切地想要观看接下来的比武环节。此时,满元春已换了身衣服,原先脚下的拖鞋,也换成了一双步鞋。

他嘴上虽说不在乎,实际上还是做了些准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万一一个不小心,被别人打了,收拾完了,那可就在老战友老弟兄面前丢了老面子了。

这人不就是活的个面子嘛!

至于要和谁比武,谁这么大胆,这么大口气,要把他放倒。满元武说自己也不知道。只说有人就是这么通知他的。

好容易挨到文艺表演结束,主持人宣布演武开始。

在一通鼓点下,数十位小朋友,着装统一,表演了各种拳法。看上去,也是整齐划一,虎虎生威。

周进知道,这是暖场,真正的比武马上就要开始了。

果然,一位老者,差不多六十多岁,和满元春他爸差不多大,登台了。满元春介绍,他是乡里武术协会的赵会长。只见他上身穿着无袖的对襟练功服,脚蹬一双平底步鞋。对着台下抱了抱拳,然后朗声致辞,意思大抵是:

咱们武安是着名的武术之乡,广大乡民讲究以武立身,以武会友。今天的比武,他作为裁判长,一定秉公裁决。同时也希望,练武者以德为先,点到即止。比武结束后,不得纠缠。

规则是,由上一任擂主上场,接收台下挑战。如果打败一名挑战者,奖金200元。但是,如果挑战者打败上任擂主,奖金则是一千元。同时每个失败的挑战者也可以获得50元的安慰。

台上的乡民,如果想要挑战,只要到后台,做个登记,就可以了。

一阵鼓点响过,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汉子走到了舞台中央,对着台下抱了抱拳。他就是上一任的擂主,名叫曹明魁。

曹明魁是前林村的村主任,村里许多摆不平的事,只要他出马,基本都能拿下。他的手段很简单,村民之间闹矛盾,怎么解决?打一架,谁赢了谁说话。谁要是不服,再跟他打一架,打赢了再说。听起来似乎有点来可思议,但是,这就是武术之乡人的事情处理方式。简单、直接,也很高效。

有人可能会问了,会不会不公平?村民之间的事,有什么公平不公平的?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当然了,如果真的有欺负弱小,自会有人打抱不平。首先,作为中间人的村主任曹明魁这一关就过不去。习武之人的第一大禁忌,就是不准欺负弱小。

曹明魁还有一个身份,他是赵会长的外甥兼徒弟,尽得赵会长的真传。

武术比试汇演,每年夏秋两季各搞一场。曹明魁已是连续两年四届的擂主了。

他的上一任擂主,姓王,叫王寅,很牛很厉害,连续当了三年。后来出去打工去了,除了过年,很少有时间回乡。

老满,你就没想过当个擂主玩玩?

杜志鹏也问出了周进心里的话。

“没有。我十八岁当兵,一直都在部队。回来后,想想自己在部队练的都是杀人技,讲究一招制敌,我怕一时收不住手,都是乡里乡亲的,伤了人,就不好了。”

满元春解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