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配合这次行动,游击队员们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准备工作。
他们放弃了过去那种小规模的铁路滋扰活动,转而采取了更为隐蔽和有针对性的策略。
这种变化让鬼子产生了一种错觉,误以为他们的"囚笼"政策在该地区取得了成效。
残忍的"杀光、烧光、抢光"政策似乎对正太铁路沿线的八路军游击队和老百姓起到了威慑作用。
在敌人的淫威下,人们不敢轻易挑战他们的利益和军威,仿佛被吓破了胆。
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
实际上,陈大刚带领的这支游击队伍一直在悄悄地筹备一场规模庞大的反攻行动,他们耐心地等待着最合适的机会降临。
通过可靠情报得知,就在今晚凌晨三点至四点这段时间里,一列满载军火物资的列车将会从石家庄出发,驶向山西太原、大同以及运城等地区!
经过两个多月的沉寂,八路军一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目的就是要让日本侵略者误以为在中华大地上的正太线已经没有了威胁,可以自由通行。
这样做正是为了迷惑敌人,使其放松警惕,从而达到麻痹敌人神经的目的。
就像老百姓常说的那样:“先把猪养肥了再杀!”这个道理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
而今晚即将行驶的这辆列车,无疑就是一头肥美多汁、令人垂涎欲滴的大肥猪!
夜色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展开,静谧而神秘。
皎洁的月光宛如银色的薄纱洒落在广袤无垠的华北平原上,照亮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而那被车轮磨得铮亮的铁轨则像一条银色的巨龙,蜿蜒伸向远方,散发着冰冷的寒光。
在这宁静的夜晚,有一处石拱桥静静地矗立在铁轨之下。
这座桥长达十余米,它的存在似乎给这片土地增添了一丝古老的气息。
然而,此刻在这拱桥下方,却有上百人正在紧张地忙碌着。
他们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渺小,但他们的决心和毅力却是无比坚定的。
这些人来自四面八方,他们有的是农民,有的是游击队员,还有的是普通百姓。
他们汇聚在这里,共同执行一项重要任务——掏空拱桥两边与路基连接处的地基。
他们要将铁轨下面的石头和新鲜的泥土挖出来,并将它们堆积在桥下的河床上。这个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充满了艰辛和危险。
这项任务的策划者是李迩丹,他经过精心计算后得出结论:只要往两边各掘进十米,掏空铁轨下面的路基,就能够确保鬼子运送军火的列车在经过时压断铁轨,从而坠入河中。
这样一来,就为八路军游击队提供了武力抢夺运输物资的机会。
于是,这些勇敢的人们毫不犹豫地投入到这场战斗之中。他们用手中的锄头、铲子等工具,一点一点地挖掘着坚硬的土地。
初春的大地,地表还非常坚硬,但是这些都丝毫不影响同志们为埋葬敌人“挖坑”的热情!
他们的汗水滴落在地上,与泥土融为一体。尽管工作艰苦,但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胜利的渴望和坚定信念。
在距离石拱桥两边十公里开外的地方,八路军还精心地布置了许多流动监测人员。
这些战士们都是经过刘树根严格训练出来的精英,他们掌握着一种独特的技巧——"千里听音"。
这种神奇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凭借敏锐的听力,准确地捕捉到远方传来的声音,并通过声音的大小和铁轨的振幅来判断出鬼子巡逻队以及火车的位置与时间。
一旦发现敌人逼近,他们便会迅速通过旗语或者快马将这一重要信息传递给正在施工的同志们,以便及时停止作业并做好隐蔽工作。
这样一来,施工队伍就能确保在敌人到来之前完成任务,避免被敌人发现而遭受损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夜幕逐渐深沉。
清冷的月光洒在大地上,映照出一片宁静而神秘的景象。
然而,在这寂静的夜晚里,那些勤劳的劳动者们却依然忙碌不停,他们的身影在月光下晃动着,仿佛与黑夜融为一体。
他们的努力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有丝毫的停歇,每一个人都在默默地付出,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到了凌晨两点半的时候,所有的施工工作都顺利完成了!
陈大刚带领的一个团的游击队员早已埋伏在了石拱桥的两侧,静静地等待着敌人火车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