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941年的冬天的来临,世界局势风起云涌。
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激战以及在东南亚战争中的连连取胜,却让这个国土面积狭小的国家陷入了困境。
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支撑战争所需的煤炭、钢铁、石油、橡胶、粮食,甚至连食盐这样看似普通的物资都已消耗殆尽。
按常理来说,日本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理应拥有丰富的海盐资源。
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由于缺少理想的广阔海岸滩涂,日本国内所产的盐远远不能满足民众日常生活的需求,更别提用于工业生产了。
因此,一直以来,日本只能依赖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工业用盐来填补空缺。
自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他们对中国食盐的觊觎终于有机会得逞了。
尽管如此,仅仅依靠他们在中国沿海占领区获取的海盐,仍然无法填饱他们那巨大的工业“胃”口。
1938年3月,日军占领山西运城后,让他们垂涎欲滴的盐池终于沦入敌手。
为了便于对盐池进行掠夺,便宣布对盐池实行军事管制,并命名为“军管理四十工厂”。
日本帝国主义对河东盐池觊觎已久,早在侵华之初,日“兴亚院”就拟定了所谓“华北盐业开发纲要”,组织了所谓的“华北盐业股份公司”,策划“开发”长芦、山东等地的海盐,以及运城河东池盐。
所谓的开发,就是直接利用中国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服务于其侵略战争。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进逼,中国盐池、盐场相继沦陷,日军的盐掠夺计划也开始实施。
在开发盐地的名义下,日本占领军组织了伪“河东盐务局”,统辖盐池各盐场,把持盐政,对盐池资源大肆掠夺。
首先是明目张胆的抢夺。日军侵占运城不久,就明火执丈地对盐池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公开抢劫。日军在汉奸、伪军的配合下,开着汽车、驾着马车到盐池抢盐,并强迫老百姓为他们装车搬运。
硝板(学名白钠镁矾)是河东盐池特有的一种矿产,是重要的化工资源。
硝板的生成主要是由卤水的成分决定的。由于卤水中含有钠、氯、硫酸、镁,每到冬季,便生成硫酸钠(芒硝)。
但到春季气温上升以后,又分解为氯化钠和硫酸镁。
氯化钠于夏季气温炎热时,经过日晒蒸发结晶析出,卤水中的硫酸镁便留在畦中,到秋季则生成硝板。
由此反复,一年又一年,盐池里的硝板便愈结愈厚。
硝板厚度多达3.5米以上,有的地方甚至厚达十数米。
硫酸钠不仅为造纸、制皂、印染等化学工业所必需,而且是钢铁工业、军事工业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
日军占领盐池后,为了“名正言顺”地掠夺盐池的宝贵资源,便以“开发”为名,组成了股东包括日本三菱洋行、王子造纸厂,及伪山西省政府、运城盐池盐业场商公会在内的所谓“化工厂”。
这是个敌伪合流的、具有政治性质的经济组织,化工厂的一切权力均由日本掌握。
日本侵略者的强盗式掠夺,不仅使盐池损失了大批资源,而且对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破坏。
长期以来,秦、晋、豫等省的食用盐都仰赖河东盐池供应。
日占期间,因日本侵略者对潞盐的控制和掠夺,食盐的供应大幅度削减,以至于严重影响了临近三省居民的生产生活。
这天。化身为普通老百姓的金振国、李二蛋、刘树根和李栓柱等八路军战士静静地站立着,沐浴在初冬温暖的阳光之下。
他们的目光被前方辽阔的盐湖所吸引,湖面波光粼粼,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盐湖的风景如同一幅宏伟的画卷展现在他们眼前,壮丽而遥远,令人心醉神迷。南风轻轻拂过脸颊,带来一丝清新的气息。
抬起头来,他们看到的是一片湛蓝的天空,洁白如雪的云朵悠然地飘荡其中;低下头去,映入眼帘的则是碧蓝的湖水,湖面上洁白的盐晶晶莹剔透,犹如繁星点点。
白色与蓝色相互交织,如梦似幻,让他们不禁陷入一种错觉之中,仿佛分不清究竟是天空降落到了地面,还是盐湖悬挂在了天空之上……
河东盐池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原运城盆地上。
在中国尚未获得解放的时候,河东盐池一直以来都是池盐中的翘楚,被誉为全国着名的十三个产盐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