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六十年代生活录85

虽然如今有了技术学校作为勐里县军工厂源源不断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但是就目前来看,技术学校里的这批学生要想真正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仍然需要一定时间来成长和磨练。因此,在短期内,军工厂这边一直沿用着师傅带徒弟这一传统且行之有效的培养技术工人模式,牟灵对此丝毫不敢松懈。毕竟,技术学校的学生距离毕业尚有整整两年半之久。

可以预见的是,一旦这些技术学校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踏入社会,届时,军工厂便有望逐步淘汰掉这种相对老旧的工人培养方式,转而依靠更为系统、专业的教育体系所培育出的人才力量。

另一方面,随着勐里县军工厂生产的军火在缅国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之上成功开辟出广阔的市场,其以品质优良、价格亲民以及坚固耐用等显着特点迅速赢得了各方军阀们的青睐与追捧。

一时之间,“购买武器必选勐里县军工厂制造”已然成为缅国各路军阀们的普遍共识。因为相较于此前毛熊国和白头鹰国那些军火商所供应的军火而言,勐里县兵工厂出品的武器不仅价格足足便宜了一倍有余,而且性能方面更是毫不逊色。如此高性价比的勐里县兵工厂军火摆在面前,但凡能够在这里找到合适替代品的情况下,又有谁还愿意舍近求远地去寻求毛熊国和白头鹰国军火商的货源呢?要知道,那些来自毛熊国以及白头鹰国的军火商所供应的军火,不仅价格高昂得令人咋舌,而且常常伴随着一系列苛刻的政治条件。相比之下,勐里县生产的军火就显得格外具有吸引力,这无疑成为了其备受欢迎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勐里县的军火成功地打入市场之后,虽然像制造枪支这类对技术要求颇高的业务,使得勐里县的兵工厂在短期内难以提升产能。然而,对于制造子弹和手榴弹这样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产品而言,勐里县在这段时间内一直都在稳步增产。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已至 9 月底。此时,勐里县的步枪子弹产量已然飙升至每月惊人的 500 万发,而手枪子弹的产量也同样高达 200 万发之多。至于手榴弹方面,其产量更是节节攀升,每月能够稳定生产出多达 枚。如此庞大的产量,着实让人惊叹不已。

可即便产量如此可观,依然无法满足缅国各路军阀那如无底洞般巨大的需求。每当一个月临近尾声、迎来军火交易日的时候,无论勐里县军工厂这个月究竟产出了多少军火,都会被那些如狼似虎、急不可耐的缅国军阀们在眨眼之间抢购得一干二净。仿佛这些军火对于他们来说,就如同生命之源一般不可或缺。

缅国旺盛的军火需求进一步促进了勐里县军工厂的发展。在这段日子里,第一批造枪工人的学徒们获得了越来越多实践操作的机会。他们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不断积累着经验和技巧。每一天,他们都在师傅们的悉心指导下,逐渐熟悉着各种复杂的工艺流程,对枪械制造的各个环节了然于心。

眼看着这些学徒们日益精进,成长迅速,大家心里都充满了期待。因为用不了多久,这批学徒就会迎来严格的考核。一旦他们顺利通过考核,便能够立即投身于独立生产枪械的工作之中。

牟灵对此信心满满,他深知这意味着什么。如果到那个时候,哪怕只有一半的学徒成功地成为合格的造枪工人,那么勐里县兵工厂的枪械产量必将实现一次巨大的飞跃。按照目前的形势预估,产量至少能增长一倍还多!

而这一显着的产量提升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随着枪械产量的大幅增加,勐里县的外汇收入也必然会水涨船高,至少能够翻倍。届时,勐里县将会拥有充裕的外汇储备,可以用于从国外引进更为先进、性能更为卓越的工业设备。

当这些崭新的设备投入使用后,勐里县军工厂的整体实力无疑又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它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枪械的质量和产量,还可以拓展产品线,涉足更多高端武器装备的研发与制造领域。如此良性循环下去,勐里县的经济发展必将蒸蒸日上,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当原有的军工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得热火朝天之际,牟灵早已胸有成竹地确定好了即将投入生产的新产品究竟是什么。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生产赫赫有名的 40 火,即来自毛熊国的 RPG7 火箭筒。毕竟,牟灵在上一回介入式模拟抗战时空当中曾经亲身参与过这种武器的生产工作,因此对于这次的任务可谓是驾轻就熟。

没过多久,牟灵便迅速地绘制出了详细的设计图纸。然而,就在他完成绘图、准备着手开始实际制造之时,却突然遭遇了一个极为棘手且令人感到尴尬的难题:勐里县竟然缺乏至关重要的无缝钢管设备!由于没有无缝钢管作为原材料,火箭筒的主体以及火箭弹的主体根本无从谈起,自然也就无法进行后续的生产流程。

面对如此困境,牟灵别无选择,只能再度向张校长寻求帮助。他小心翼翼地将刚绘制的图纸复印了一份深怕写错参数,再检查了两遍后通过邮寄的方式送达给了对方。同时,牟灵委托理工大学协助生产相关的零部件,并尽快将其寄回。待到这些零部件做好送回勐里县之后,再由牟灵亲自进行组装作业,并且按照严格标准添加炸药与推进剂等必要材料。

按照目前的计划,首先将会试制出数个样品以便展开全面测试。在此期间,可以对产品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研究分析,争取能够进一步优化完善整个工艺流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确保最终批量生产出来的火箭筒具备出色的性能表现,从而满足各种复杂环境下的作战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