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九十年代后 天誉旭日 3154 字 1个月前

邓老师看着他们俩的真情流露,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以前到县一中看青芸的情景。那时也是这样,每次青芸都会说很饱了,吃不下了,把剩下的让给他吃。有时还会恶作剧,在没有外人的时候,故意把咬了一口的饺子塞到他的嘴里说:“你试一下,好像饺子馅不熟。”

一切都过去了,本以为不会再念起,想不到今晚触景生情,前尘往事又再次踹开他的心门,登门踏户的入侵!时间过得真快,如今自己也成了县一中的老师,只是世事变迁,物是人非,令人不胜唏嘘。看着他们天真烂漫的笑容,邓老师忽然觉得,少华和建萍真是天生一对欢喜冤家,如果不是造物弄人的话,应该就是千年修来的缘分了!不过,现在他们还小,人生的路才刚开始,谁能知道未来会有什么变数呢?自己要做的就是好好呵护他们成长,让他们修成正果。

邓老师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一是想让自己和青芸的遗憾在少华和建萍这一代有个完美的结局;二是他们俩都是自己的学生,又是青芸的娘家人,内心就有了三分亲。

喝完粥,建萍进厨房洗盆,看着她的背影,邓老师感叹道:“农村的孩子就是勤快。记得小学的时候,学校没有扫帚,都是学生到山岗上斩松扫枝回来扎好作为扫把,每次都是她的最大捆,最长条。可见她是多么的用心,勤快。”

少华嘿嘿笑,说:“都是农村长大的,干活免不了。”说完摊开手掌:“以前手心这里长满老茧。”

“农村的孩子,谁没有个招牌的。在农村手心没有老茧,你都不好意思说是农村人。”建萍从厨房出来,坐在凳子说。

“知你能了,这不,邓老师刚夸你勤快了。”少华笑着说。

“嗯,我正纳闷是谁把我的客厅整理得焕然一新,大概又是你吧?”邓老接着说。

建萍低着头,略带羞涩的温婉一笑,说:“刚才看到茶几上很多杂物,我就顺手整理了一下。”

多么熟悉的感觉,邓老师在建萍低头一笑的一刹那依稀看到了青芸的影子。在铜锣村小学无数个万籁俱静的深夜里,这笑容温柔了多少个寂廖的梦乡啊;这笑容陪伴着他熬过最枯燥、压抑的复习岁月,为了这笑容,他像充满气的皮球竟日追逐自己的梦想,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和她耳鬓厮磨,相伴终生。可惜,天不从人愿,情路多舛,最后劳燕分飞!

人的情感就是这样,很多事情以为忘记了,在某个时刻,被某一情景触动,又会像雨后的春笋,破土而出,成为心中的一根刺!这么多年,人事更迭,身边的人走走停停,留下来的廖廖可数,青芸是埋在心底永远的痛。今晚看到少华和建萍,就像看到了当年的青芸和自己。一样的青葱年少,青涩无华而又积极向上;一样的情窦初开,诗意朦胧;一样的彼此欣赏、彼此爱慕。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不胜唏嘘。只缘造物太弄人,世事无常。

“老师,刚才你拉的是名曲《雨打芭蕉》吧?真好听。以前小学的时候经常听你拉。好久没听你拉了,今晚听到,真有点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感觉。”少华不知什么时候也学到文绉绉,引用苏轼的诗词了。或许是刚才喝粥太过粗莽,现在想挽回点面子吧。一向都大大咧咧的他,竟然也会注意形象!

少华的话打断了邓老师的思绪,把他拉回到现实。

“嗯,对。不过真正的二胡经典,我认为是阿炳的《二泉映月》。它是艺术家灵魂的化身,自带仙气。全曲婉转起伏、悲凄深刻,意境深远。”邓老师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小主,

“被老师说得我心痒痒的,好期待。”建萍托着下巴说。

邓老师挺直腰,拿过二胡试了几下音。略一沉吟,开始运弓拉起来。像变魔术一样,婉转凄切的乐音从邓老师指尖的琴弦中流淌出来,如泣似诉。两人立刻被音乐强大的魅力震撼住,沉浸在乐曲悲凉凄怆的意境中。虽然不同年代,但少华仿佛看到了孤苦无依的艺人阿炳,拄着竹棒,踉跄地走在幽暗的青石路上……

一曲毕,少华和建萍久久不能平静,沉浸在音乐中,神情悲慽,最后一声叹息……

邓老师放下二胡,陷入沉默。他已经很久没拉这首曲,今晚破例拉了。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对《二泉映月》的感悟也越来越深刻,更害怕拉这首曲。他还没到看破一切的境界,自然会受乐曲的影响,盲人阿炳的心情会通过琴弦传递给他,这是他之所以很久不拉这首名曲的原因。

他想起了初识青芸的时候,当时就拉了这首名曲。那时年轻气盛,完全是因为觉得这首名曲技法复杂,大有炫技的因素。后来和青芸断了联系,有一段时间发了疯地拉,拉的就是心情了。所以他不想再拉,是因为不想再记起那段情感。

一声叹息,邓老师再次拿起二胡。这是一首以前没听过的歌。少华好奇,问他是什么歌,旋律也是带着伤感。

“是谭咏麟的《把你藏在歌里面》。”邓老师悠悠地说。

就像月缺或退潮的海

我心被你撕走了一块

事隔多年那缺憾还在

有种伤一生都好不起来

我用一场大雪来掩盖

深埋心中那失散的爱

每当我说感情仍空白

没有人听出来我在感慨

一直把你藏在歌里面

不让世界打扰这隐秘的思念

在最缠绵处流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