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既夸了宋纾余,便少不得顺嘴一提宋纾余力主提拔的刑名女师爷穆青澄。从庙门悬尸案起,穆青澄的名声,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仵作,竟一路攀升,她低调谦逊,文武双全,既有蒸骨验尸之才,亦有推理断案之能,没有一桩案子是她破不了的,没有一个凶手是她擒不住的,且她胆识过人,心系百姓,当街以一敌七,擒拿中山王世子归案的英勇,几乎轰动全城!
到了此时,各大世家都慌了神儿,此事若教宋纾余办成了,他们与宋家诸人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利益网便会崩塌,遑论他们是否需要效仿。
于是,弹劾宋纾余的奏折,像雪片一样,在皇帝沈逐的御案上不断堆加!
皇帝不愠不喜,从上朝到下朝,哪怕是御书房议事,从不显露半分情绪,教一众臣子完全窥探不出圣意。
但是,在群臣的力陈下,皇帝还是松了口,派人去请太后,共同商议。
太后到来,却是说道:“宋氏虽然是哀家的母族,但族中事务,皆是由族长处置的,哀家不便插手过问。”
“可这十多年来,宋国公镇守边关,从未归京,他如何处置?这岂不是白白占着族长的位置吗?”
说话的人是辅国公林绛。大周朝只有两个国公爵位,一文一武。宋家世代武将,辅国公府三代文臣,两家的权势地位,可谓不相上下。
因而,辅国公对于宋纾余整出来的这件事情,是比较关注的。他需要根据宋家的动向作为参考,衡量他们林家的路该怎么走。
“不白占。”
背后突然有人声传来,众臣回头,便见宋纾余从容近前,恭敬行礼:“微臣参见皇上,参见太后娘娘!”
“平身。”皇帝依然没有太多的表情。
“谢皇上!”
宋纾余起身,回头看向辅国公,道:“我爹人在边关,但族中大小事务,都会有专人送达边关,由我爹作主批示,而后委派族中耆老代为执行。”
辅国公愕然,“那这件事,宋国公也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