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子武王伐纣成功后,建立周朝,将已过世的乃父姬昌追封为文王,姬昌可以说是周朝之开国太祖。
但周文王之贤名,不在于生了一个叫做姬发的儿子,而是因为,他得天下三分之二,犹能以臣事商,此为千古传颂的臣德。
所以在帐中诸臣听来,魏王的这个回答其实很是模棱两可。
他到底要当什么?汉朝的忠臣,还是新朝的太祖?
就在帐中诸人都陷入沉思之际,司马懿脑中早已一片通明:
“魏王自己不想登基,但实则心中早已默许太子曹丕在他身后开辟新朝了……”
念及此处,心中暗自嘘了一口气:
“魏王总算没有老糊涂,若他当真在暮年拼死过上一把皇帝瘾,那么自己可就没有拥立开国皇帝的元勋之功了……”
顿了顿,他又想起首先劝进的孙权,不由暗生警惕:
“如此一来,魏王为了确保太子能够顺利登基,退兵却是势在必行了。孙权此人的权谋当真非同小可,这般绵里藏针的计策,怎被他想出来的?”
这时,吴使梁寓又躬身奏道:“我主为表诚实,特将贵军于禁将军故庐江太守朱光,以及部分将领遣返;至于寓居我境的数万大军,亦将不日遣送回境。”
梁寓这话说得暗藏机锋,将“囚禁江陵”四字改成了“寓居我境”,一来免了彼此间的尴尬;
二来,曹操若是就此接受了第一波将领,那么也就意味承认着南郡江陵是属于东吴的领土。
这点小心思如何瞒得过曹操的法眼?但他只笑了笑,并不准备点破。
这一次他挟势而来,逼得孙权彻底俯首称臣,又将于禁和三万降卒拱手奉上,可谓已竟全功。
至于南郡,他趁孙刘大战之际已经取了一半。所谓贪多嚼不烂,而今的大魏内忧外患,再经不起一点损失了。
待听到于禁将被第一批遣返后,曹操面无表情,侧身对曹仁道:
“世上本无百战百胜的将军,于禁恰逢霖雨,败于关羽,本不为耻也。但他身为名将,深受国恩,竟贪生投降。太也教孤失望了。孤不愿再见他。子孝{曹仁字},此间降卒交接一事,便交于你全权处置。”
曹仁当即躬身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