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大儒

紫阳书院内,读书声朗朗入耳,与六年前有了很大不同。

五层高的秀才楼,当年有两座,只要有秀才功名便来者不拒。

如今,秀才楼的数量没变,入学资格却发生了变化。

来者不拒,改成了其他书院,联合保举之秀才方可入学听讲,保举名额以书院大小划分,人数过万的大书院,能保举秀才十名,人数过千的中型书院,能保举秀才三名,小型书院则视情况发放名额。

时至今日,能在紫阳书院中读书的,各个都是扬州乃至江南之地,各大书院保举来的优秀秀才,在当地都是领头羊的存在。

中进士不敢说,但是从紫阳书院出来的秀才,中举的概率高达七成。

这意味着,只要能进紫阳书院读书,有三分之二的几率中举,简直是后世的高考冲刺班。

这三千秀才,乃是秀才中的将军,就像刘邦跟韩信的对话一样。

刘邦问韩信,你能领多少兵马。

韩信说多多益善。

刘邦又问自己能领多少兵马,韩信嘴角上翘,笑曰十万。

刘邦就奇怪了,又问:我只能领兵十万,而你多多益善,为什么你却要奉我为王?

韩信一脸苦笑,回答道:我能领百万兵,而大王能领十万将。

眼下的三千秀才,看着不起眼,却是王旭的十万将军。

他们来自各大书院,在当地的书院内部,本身就有一群追随者。

看上去,王旭只教导了三千人,实际上这三千人又会把他的学说,传给了三万人不止。

口口相传,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万,才有了新学今日的荣光。

这就像孔子弟子三千,儒家后辈无数一样,紫阳书院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当然与王旭分不开的,但是更与这三千弟子分不开。

而这些人之所以支持他,说起来只有一个原因,有利可图。

王旭提出的新学,融合了朱程理学与阳明心学的优点,又在儒家正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权天授,依儒治国的观点。

并且在儒家经典的基础上,钻研出为国、为族、为家、为民四个方针。

以前的儒士,只知学儒,却不知道为何学儒。

只知做官,却不知为何做官。

新学给了解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你想为国为家,来学儒就对了,佛教讲出世入世,道教讲上体天心,跟家人朋友没什么联系。

学儒则不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你做官,朋友们可以跟着发财,你好我也好,当然是真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