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见过玻璃,不知道玻璃是什么的古代,王旭说这是天然水晶,是宝石,又有谁敢说不是。
“单纯的制作玻璃珠,我的工厂一月之间,起码能制造出十万颗。只是物以稀为贵,而且也为了避免树大招风,每月玻璃珠的流出,一定要控制在一万颗上下,才能越发的让人觉得珍贵,也不至于太过显眼。”
王旭是从现代来的,知道什么叫饥饿营销,也知道什么叫自我保护。
市面上,珍珠一直是紧销货,素有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的说法。
公认的,浙江府的珍珠最好,一颗葡萄大小,产自浙江府的白玉珍珠,起码能卖三百两银子。
镇上的里正夫人,就有一串白玉珍珠,由32颗组成,品相不算太好,可当年入手的时候,也花了八千两白银,一直是里正夫人的心头肉,只有祭祖的时候才舍得戴出来。
从品相看,珍珠还不如玻璃珠,现代人不觉得玻璃珠美,不过是玻璃珠太常见了,实际上在玻璃珠刚出现的时候,玻璃珠的价值就跟宝石等价。
这么好的东西,王旭觉得定价一百两一颗,实在是太亲民了。
不行不行,怎么能这么便宜,五百两不能再少了,再少,显不出玻璃珠的珍贵来。
为了验证玻璃珠的价值,王旭挑选了十二颗玻璃珠,串成手串,又制造了一个由金丝木打造的盒子,决定往县里走一趟。
溧阳县虽然不大,却与交州接壤,过往的行商不在少数。
从这些人身上,不难试出玻璃珠的价值,要是在这里能一炮而红,想来在江南的其他地方,玻璃珠也会让人趋之若附。
玻璃珠的成本近乎于无,售价五百两一颗,几乎全是赚的。
一个月放出一万颗,便是五百万两白银的收入,一年就是五千万两。
这还是因为王家规格小,怕搞大了不好收场,要不然玻璃厂全力运作,一个月能生产十万颗玻璃珠,不用扩大规模,也能一年稳赚五亿两白银。
毕竟,五百两一颗的玻璃珠,能买得起的大有人在。
天南海北的散出去,放眼九州天下,一年百万颗玻璃珠,恐怕连个浪花都掀不起来。
不过在眼下嘛,一年十万颗玻璃珠,绝对不能再多了。
十万颗玻璃珠,便是五千万两白银的大生意,虽然会让人眼红,以王家的名声跟靠山,还能勉强护住。
再高,恐怕里面蕴含的利益,就是薛牧山都要为之动容,绝对能将王家撕碎了。
毕竟,朝廷一年的赋税,也不过六百亿两白银,能拿出上亿两白银的,都可以被称为大家族了,放在一府之地也是拔尖的。
势力没有扩大之前,王家的生意决不能再大,不然是祸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