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战争与瘟疫

金川一带自前明时便由当地土司总揽军政事务,前明灭亡后,清国承袭其对金川的统治方式,任命当地大小土司为宣府司、安抚使等官职,授予印信,令其自治。虽然清国有令,各土司不得相互劫掠,若有争议,应上奏朝廷以求调停,但当地地势复杂险峻,土司多年经营,渐有不驯之势。先帝曾施行改土归流之政,为推行政令,当时的川陕总督年羹尧上奏先帝,提出“分立支派,互相钳束”之策,将大金川从小金川中分立出来。

自此,金川一分为二,两部常有分界之争,互相攻伐。至乾隆九年时,大金川已经攻打周边部落多年,又开始谋求小金川之地。莎罗奔将侄女阿扣嫁与小金川土司泽旺,又与其弟良尔吉阴相勾结,因泽旺懦弱,阿扣不但借联姻干涉小金川内部事务,还与良尔吉私通,并借母家之力与泽旺分庭抗礼。在三方势力的共同策应下,大金川夺取了小金川一地,扣押泽旺,之后一路进军鲁密、章谷,渡过大渡河,直逼川藏咽喉要地打箭炉(作者注:打箭炉即今康定市)。

土司内斗,清廷可以隔岸观火,但莎罗奔直逼汉藏交界,清廷就不能不有所策应了。

皇帝回宫后,与军机大臣商议了数日,也认为金川乃弹丸之地,南蛮人数也远远不及能够集结的清军,根本不堪一击。于是决定“宣示皇威,以全国体”,以贵州总督张广泗替代庆复任川陕总督,总揽四川军务,集结兵力,攻打金川。

几位军机大臣告退,皇帝在龙椅上瘫了下来。

他的身体疲惫,但心仍然紧绷着,不仅是为了金川战事,还因为“了欲”留下的偈子。

那偈子中有预示西南兵戈之语,而偈子写出后不久,金川军报便至,皇后与璎珞都绝无可能提前知道这样的秘密急报,可见那灵蛇附体简直真得不能再真了。

那么那偈子,还有什么深意吗?

他正在思索,进忠进来禀报道:“皇上,和敬公主求见。”

皇帝有些意外,还是让璟瑟进来了。

璟瑟这次前来,一是因婚期将近,离宫在即,想再与皇阿玛说说话,二是她看皇帝这几日烦恼疲惫,黑眼圈都深了不少,所以来关心一番。

皇帝看看璟瑟与皇后愈加相似的眉眼,叹道:“璟瑟这样贴心,皇阿玛都觉得这打仗的事情啊,也没那么难了。”

璟瑟惊道:“打仗?”

皇帝嗯了一声,又道:“你一个女儿家,不该听这些,听了也当没听见吧。说吧,想皇阿玛带你去哪玩?去漱芳斋听戏?还是去御花园散散?”

璟瑟嗔道:“皇阿玛,儿臣是马上要嫁与蒙古王公的固伦和敬公主,得守着规矩,哪能整天玩呢!”

皇帝见她已经是一副大人的样子,也不觉失笑:“璟瑟再大,在皇阿玛心目中,也还是那个小公主。”

两人去花园散了散心,璟瑟沉吟一阵,还是道:“皇阿玛,既然朝廷要打仗,儿臣的婚礼,是不是俭省一些?”

皇帝讶异道:“你怎么想到这事?”

璟瑟道:“皇额娘素来节俭,也教导儿臣,虽是女子,也要做如恪靖姑母一般于国有益之人。儿臣是中宫嫡出,就是婚礼减些排场,还有人敢说儿臣寒酸不成?可省下来的银子,说不定就能换成刀枪,助皇阿玛早日取胜。”

皇帝哈哈大笑:“你倒是孝顺,只是这些家国大事,还不用你来操心。”

他心中熨帖,唤了秦立来,给璟瑟的嫁妆单子加了一间当铺,又让他命人多打几个长命锁,花费全从大内出,接着对璟瑟道:“朕与你去陪陪你皇额娘。”便让进忠去下令摆驾长春宫,又让人去撷芳殿把永琮一同带去。

这一日晚,皇帝召来炩贵妃、慎妃陪膳。

已是初春时节,晚膳中也多是些醋溜鸭腰、肉丝酸菠菜、罗汉面筋、果子粥、苹果馒首之类收敛温平之物,以防阳气外泄。

吃完饭,进忠沏了三盏普洱茶上来。

皇帝闲话一阵,提起在甘露寺时大仙留下一首偈子。

阿箬想想嬿婉面前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于是站起行礼:“臣妾不敢妄听这样的神异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