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而在那充满欢声笑语的日子里,秦玄却一直强忍着身体的不适,艰难地支撑着自己,只为能与二毛一同度过这所剩无几的珍贵时光。
回想起那个萦绕心头、挥之不去的噩梦,它无时无刻不在警示着秦玄,生命竟是如此脆弱和短暂。曾几何时,秦玄无数次迈出门槛,可最终还是选择转身回到这个熟悉的地方。此时此刻,他才深深地领悟到当初老金所说的那句话——“我就算死,也要死在咱们村里,哪儿我都不会去!”那时听起来,这话似乎显得无比倔强,甚至有些不近情理,但唯有亲身经历过那种痛彻心扉的生离死别之人,方能真切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那份刻骨铭心之情。
自那日起,秦玄便再也未能安稳入睡,整夜辗转反侧。每一个夜晚对他来说都是一种煎熬,然而心中的执念让他苦苦坚持着。他暗自思忖着,一定要等到二毛成婚之后再悄然离去。哪怕只是远远地看一眼二毛幸福的模样,于他而言也是莫大的慰藉。
终于,那一天如期而至。秦玄早早起身,精心为二毛准备好了一床崭新的被子,仿佛要将自己所有的祝福都融入其中。不仅如此,他还不辞辛劳地将原先大壮住过的房屋重新修缮整理了一番。这一回,秦玄模仿着老金昔日的动作,小心翼翼地为这座即将迎来新人的屋子烧制纸砖头,并仔细地铺上一片片青瓦。
当消息传遍整个村庄时,善良朴实的村民们纷纷主动前来帮忙。尽管如今村里的人口已大不如前,但众人齐心协力之下,这座原本略显破旧的房子很快便焕然一新。
去年的雪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那洁白无瑕的雪花如同鹅毛一般轻盈飘逸,整个大地被覆盖得严严实实,宛如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而今年,得益于那场大雪带来的充足水分和滋润,地里的庄稼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从目前的长势来看,毫无疑问将会迎来一个丰收之年,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与期待的笑容。
然而,就在不久前,村子里来了个走南闯北的采药货郎。他绘声绘色地讲述起燕国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昌河城内的动荡局势。据这位货郎所言,燕国国内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其根源十有八九跟昌河城脱不了干系。原来,昌河城的那些贵族们竟然暗地里支持燕王的储位之争,他们所图的无非是将昌河城从燕国版图中独立出来,并且还妄图索取大片肥沃的土地作为回报。
只可惜,这些贵族们的如意算盘最终还是落了空。昌河城的计划败露之后,愤怒的老国王决定亲自出马,誓要将这座叛逆之城彻底踏平。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昌河城并未坐以待毙,而是选择内外勾结以求自保。他们不知通过何种手段,居然成功地联络到了当年流落在外的大尤残存势力。如今双方一拍即合,大有决一死战之势。
这个消息传到孤雁村后,村里顿时炸开了锅。不少年轻的村民听闻此事后变得惴惴不安起来,他们担心战火一旦蔓延开来,自己平静安宁的生活将会被无情打破。相比之下,村里那些历经沧桑的老者则显得相对淡定许多。他们不紧不慢地抽着旱烟袋,缓缓说道:“天下之大,何处没有纷争?有人的地方就少不了权力斗争,就好比狗群聚集之处,若是忽然出现一口热气腾腾的粪便,必然会引发一场激烈的争抢。”这番话虽然粗俗,但却道出了世态炎凉、人心难测的真谛。
这话确实言之有理啊!这些历经沧桑、漂泊半生的老者们,在漫长岁月里四处闯荡,最终辗转来到了这孤雁村。他们纷纷感叹,此地便是人生旅程的最后一站了。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就在孤雁村一直朝山下延伸的方向,存在着一处陡峭险峻的悬崖绝壁。而在那峭壁之上,竟暗藏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沿着这条小道前行,便能抵达峭壁之中的一个神秘山洞。这个山洞可不简单,它正是孤雁村的避难之所。说起这处避难所的发现,还真是充满了戏剧性呢。原来,竟是当年那个调皮捣蛋的李铁蛋,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误打误撞地找到了它。时光荏苒,昔日的小不点铁蛋如今也已长成了十几岁的翩翩少年郎啦!说来也巧,秦玄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当初铁蛋呱呱坠地之时,还是他亲自跑去抓的药呢。
话说回来,到了大壮大喜的日子,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了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当中。全村老小纷纷齐聚在大壮新修建好的房屋外头,热热闹闹的场面让人不禁感慨:村里已经好久都没这般喜庆欢腾过了!大家伙儿一个个兴高采烈地从自家屋里搬出桌椅板凳,又各自带上碗筷前来赴宴吃酒席。尽管生活并不宽裕,但每个人来的时候,手上都提着自个儿家里所能拿出的最上等的物件和食材了。毕竟,在村民们的心中始终坚信着这样一个朴素的信念——只要村子里还有年轻一代在,那么未来就必然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可能。尤其是那些曾经饱尝丧子之痛、失女之苦的老人们,更是将这片土地视作抚慰心灵创伤的温暖港湾,让那颗原本孤寂无依的心终于有了可以安心栖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