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这才哪儿到哪儿,精彩的,还在后头

并且剧组拒绝接受任何采访,也禁止一切媒体和记者靠近。

目前来说,林一诚只做了三件事儿。

第一件,带头冲锋,率先表明自己的态度,让上面看到,让大众看到,让圈里的人看到。

这才是领头羊,青年扛把子应有的魄力和行为。

第二件,顺水推舟,帮老张一把。

之前跟他一样,头上有“副”字的人,可是有好几个,那些人,都是他的竞争对手。

林一诚知道老张以后会成为话事人,当然要提前下注,提前卖人情。

这次好了,老张的进步之路一片畅通,不出意外的话,只等着过几年后,就可以成为话事人了。

至于第三件,林一诚也吩咐赵飞宇大都督去做了,不过不急,让子弹先飞一会儿。

目前大众的焦点都在这一部电影上,不能分散了大众的注意力。

……

外界,电影事件还在发酵。

网络上,社会上,尚有争论存在。

普罗大众,本来要么是冲着大导演的名头,要么是冲着影帝巨星,要么是冲着剧组放出来的劲爆噱头等原因,对电影抱有期待,想看电影。

但在被林一诚一篇博客揭露了该电影的本质,揭露了那两人的真面目后,观众的期待消失不见了。

剩下的只有深深的厌恶和恶心。

正如林一诚所说,这样一部垃圾电影,精神鸦片,就该让它下映,有什么值得期待的?

普罗大众这样认为,有人却不这么认为。

在这些人看来,话语权从来不存在于大众手中,真理只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或者更准确的来说,掌握在他们这些人手里。

……

11月3日,水木大学某文学系教授,公开发表博客,反对下映该电影!

博客的标题很吸人眼球——“艺术与正直属于两个领域!”

“我很喜欢这部影片,我不同意林一诚的说法。一部作为艺术形态的电影,不能过多的往意识形态和正直形态上靠,不能过于上纲上线,这本身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宽容和开放程度的体现。”

“我觉得这电影不是汉J文学,而是体现了人性的复杂化,难道以前那种一提到汉J就是万恶不赦、典型的脸谱化和反面形象就是正确的吗?”

“这部电影的表现形式在世界文学和电影史上早已很普遍,这是人性的张力所在。”

“我认为,林一诚就是一个庸俗的、低俗的商业片导演,论成就,论奖项,他比李导演差的太远。论艺术鉴赏能力,他更是没有资格跟李导演相提并论!”

“林一诚的博客,就深刻暴露了他根本不了解艺术的一面,非要把正直范畴的‘是非’拿到艺术范畴考量,这是不对的。”

“在电影里,李导演通过角色,深入探寻人性中幽微、深邃的内容,这是艺术上的伟大成就!”

“反观林一诚,无知又愚昧。我想不通,这样的一个导演,是怎么取得票房成绩的?我更是怀疑北电这所学校的教育体系,是否出了什么问题,不然为什么培养不出如李导演这样的大师?”

——

“想了许久,我想明白了。林一诚之所以能够收获票房,不在于他有多大的能力,而是因为这个社会出了问题,在浮躁盲目的风气下,形成了一批同样浮躁盲目的观众。”

“这些观众,我把他们称为‘垃圾观众’,正是因为这些‘垃圾观众’的存在,才给了林一诚这等‘垃圾导演’生存的空间。”

“正是因为‘垃圾观众’和‘垃圾导演’太多,所以中国电影才止步不前,被好莱坞先进优秀的电影,打的溃不成军!”

“杰出的电影大师遭到不公的待遇,垃圾的电影导演却是名利双收。”

“这是中国电影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民族的悲哀。”

“最后,我想说,李导演的电影,是一部杰出的作品,是艺术领域的瑰宝。”

“我喜欢!”

——

该教授的博客一出,水木大学的肖姓教授、叶姓教授,还有其它高校的一些知名专家、教授纷纷转载,并且附带了一句评论——“我也喜欢。”

现实,总是这么荒诞不经。

冯裤子还没说出口的“垃圾观众”被这帮人先说了。

墨镜王后世经典的“我喜欢”,也被这帮人提前说出来了。

这帮人的目的很明显,支持赞美李某,讨伐贬低林一诚。

第一次“公知”大战,他们输了,苟延残喘,偃旗息鼓了。

第二次娱乐圈十面埋伏,四方围剿林一诚,他们尚未来得及跟进,事态就被林一诚平息了。

这次好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再次来临,此时不上,更待何时?

一时间,网络上,那些曾经在地沟阴暗处躲藏了许久的身影,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一般,纷纷跟上,摇旗呐喊。

——

网友怒了。

怎么回事?

上次没彻底打死你们是吧?

再次死灰复燃了是吧?

瞧不起我们普通网友是吧?

那行,你们想战,那咱们就战!

尤其是林一诚的粉丝们,更是斗志昂扬,摩拳擦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