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云城狼烟 34、太行八陉

要过飞狐陉,当然要了解一些相关知识。

太行山脉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河南三省境内,余脉一直延伸到北京。太行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七百余公里,从北京西山一直延伸到山西和河南交界的王屋山。

所谓陉,即山脉中断的地方。太行山中多东西向横谷,即陉,着名的有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等,古称太行八陉,即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八条咽喉通道,是三省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

太行山延袤千里,百岭互连,千峰耸立,万壑沟深。山西的许多条河流切穿太行山。自南而北有沁河、丹河、漳河、滹沱河、唐河、桑干河等,于是形成几条穿越太行山的峡谷,即太行八陉。

太行八陉的排序一直沿用东晋郭缘生提出的从南往北的顺序。前五陉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主要是连接太行山两侧早期的中原华夏文化区;后三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则是沟通中原和塞外,也就是长城以北地区的通道。太行山北部自古就是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分界。

轵关陉是太行八陉中最南的一支。太行山南部有一段东西向的山体,这便是“愚公移山”中大名鼎鼎的王屋山。与王屋紧密相连的中条山呈东北——西南走向,轵关陉正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狭窄通道。轵关陉的起始在济源县西十一华里处,关当孔道,因曰轵关。轵关陉的最后一关为侯马市南的铁铃关,形势险峻,自古为用兵之地。轵者,车轴之端也。轵关者,通道仅当一轵(车)之险关也。

第二陉是太行陉。在河南省沁阳市西北三十五华里处,陉阔三步,长四十华里。沿陉北上太行,在山西省晋城之南的太行山上,有关名曰“太行关”。又称天井关,雄定关。形势雄峻,素称天险。由此陉南下可直抵虎牢关,是逐鹿中原的要陉之一。

小主,

第三陉是白陉。在山西省陵川县东约三十公里处。是太行八陉中保存距离最长、最完整的茶马古道。栈道上还留存着多处马蹄印,古道总长五公里,宽二米,由七十二拐和古栈道两部分组成。据此陉可南渡黄河攻开封,东可向大名进击,北可窥安阳、邯郸,是个可攻可退可守的军事要地。

第四陉为滏口陉。在河北省武安县之南和磁县之间的滏山,是沟通豫北安阳和河北邯郸与晋的孔道。滏阳河象一把利剑横劈两山形成一狭窄的峡谷,陉口宽不足二百米,因紧临泉水沸腾的滏阳河源而得名。这里两山相峙,山岭高耸,陉口狭窄,地势十分险要,扼守太行山东出冀南平原之咽喉要道,为连通古晋冀之天然交通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

第五陉是井陉。井陉为古关名,又称土门关。故址在河北省井陉县的井陉山上。井陉是连通晋冀鲁的要冲,其军事地位十分重要。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

太行山的北部自古就是中原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分界。燕云十六州就分布在北太行山的两侧,失去对其控制权,就失去了太行山的天然屏障,中原地区就门户洞开。北宋的灭亡就是其最为直接的历史后果。太行八陉中的北三陉就在燕云十六州的范围内,是连接中原和塞外草原的交通要道。

第六陉是飞狐陉,也称飞狐口。该陉位于河北省涞源县北和蔚州之南。两崖峭立,一线微通,蜿蜓百余华里。古人云,踞飞狐,扼吭拊背,进逼幽、燕,最胜之地也。

飞狐陉从河北省蔚州北口,穿过四十里峪,翻越黑石岭,到达涞源城。黑石岭上还有明代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所建的黑石岭堡的遗迹。那里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飞狐关的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