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余晖洒入太常寺的一间官署,太常卿羊耽正欲下值回府,却见一个太常寺官吏拿着一卷册子走进署堂。
“羊公,扶风郡官员上奏,前日山中樵民发现有凤凰栖息,高鸣岐山,当地有许多人慕名而去,亲眼所见,直到日落才离去。”
“凤鸣岐山?”羊耽捋着短须,不咸不淡地说:“那可真是祥瑞啊。”
“是的。”官吏道,“扶风郡官员不敢怠慢,即刻向太常寺上报了此事。”
“嗯,你先下值吧。”羊耽一摆手。
“唯。”
早在秦汉时期就有设太史令负责观察星象、推算历法等工作和一些与天文相关的祥瑞。
魏朝不设,此类事由太常寺兼管,故而羊耽对此倒是司空见惯,而且在这个节骨眼出现祥瑞,不用想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离开太常寺,羊耽径直回到自己府邸,在婢女的服侍下换下官袍。
不一会儿,妻子辛宪英带着两个婢女来到府堂,带了些瓜果。
羊耽随口抓了个果子咬了两口,想开口跟妻子提及祥瑞之事,却是辛氏率先开了口:
“夫君近来可有听到些风声?”
羊耽露出笑容:“夫人消息比我这太常卿还要灵通。”
“那倒不是。”辛宪英道,“妾只是从琇儿那听得一些传闻。”
羊耽还以为妻子已然知道祥瑞之事,看样子还有别的异象。
他问道:“什么传闻?”
“最近琇儿在太学里听学子们在传一首诗。”
“诗?”
辛宪英吟诵道:“大河分双脉,魏土生梁台,九河育双龙,根同帝脉通。”
“大河分双脉....”羊耽捋着胡须复念着,第一反应便是想到战国时期的魏国。
魏都曾在大河之北的安邑,后迁都大河以南的大梁城,两城共饮一河之水,有血脉同源之喻。
后面几句言简意赅,几乎都不用多作分析。
妻子辛氏是聪明人,羊耽也不卖关子,直接问道:“梁王之事你怎么看?”
辛宪英抚着羊耽的手:“夫君是问梁王是否得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