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得高歌猛进,声势浩大,让楚王有了危机。
楚王和俞俊熙、徐天成、熊明辉商议,有些沮丧。
楚王眉头紧锁,叹气道:“这赵王如今势如破竹,本王该如何是好?”
俞俊熙拱手道:“殿下莫急,赵王虽一时得势,但未必能长久。我们需冷静分析,寻找其破绽。殿下您想想,赵王如此迅猛的势头,必然会引起其他势力的嫉妒和警惕,这其中或许就有我们可利用的机会。”
徐天成接着说:“是啊殿下,赵王此番操作太过张扬,想必已引起不少人的不满。咱们可以从这方面入手,挖掘一些对我们有利的信息。比如说,有些官员可能表面上称赞赵王,背地里却颇有微词,我们若能探听到这些,便能知晓众人的真实想法。”
熊明辉说道:“我们当从长计议,整合自身势力,再寻反击之机。只是殿下,如今我们的人手和资源都相对有限,行动起来可能会有些束缚。就拿钱财来说,咱们施粥布善、资助学子都需要大量的银钱,这方面还得好好筹划一番。”
楚王忧心忡忡道:“可如今满朝皆在称赞赵王,本王的支持者也开始动摇了。本王实在担心局面会越来越不利于我们。万一他们都倒向赵王那边,本王可就孤立无援了。”
俞俊熙劝道:“殿下,越是此时越要稳住阵脚。我们洪熙一派坚定支持您。不过我们可暗中联络那些对赵王不满之人,或许能拉拢一部分力量过来。但这联络之事要极为隐秘,不能让赵王有所察觉,否则会打草惊蛇。”
徐天成附和道:“没错,拉拢人心,壮大我们的力量。但这需要时间和精力,而且要小心行事,不能被赵王察觉。比如说在联络的过程中,消息的传递要通过绝对可靠之人,见面的地点也要精心安排。”
熊明辉沉思片刻,说道:“殿下,我们也需在民间树立您的威望,让百姓知晓您的仁德。只是具体的实施方式还需要仔细斟酌。比如施粥的地点选择,是在繁华的集市还是贫困的城郊,这都有讲究。”
楚王点了点头,说道:“此计可行,但要如何去做?本王心里实在没底。”
俞俊熙道:“可派心腹之人在民间施粥布善,传播您的善举。但要确保这些心腹忠诚可靠,不会走漏风声。而且施粥的时候,还要注意秩序,不能出现混乱,以免被人抓住把柄。”
徐天成补充道:“还可资助一些贫困学子,赢得士林的支持。只是这资助的规模和对象也要精心挑选。要选那些有真才实学、品行端正,且日后有可能入朝为官的学子,这样才能为殿下积累长远的人脉。”
熊明辉又道:“再者,我们要在朝堂上适时发声,展现您的才能和见解。不过这发言的时机和内容必须把握精准。比如说,在讨论某个重要议题时,殿下您要提出独到而又切实可行的观点,让皇上和众大臣刮目相看。”
楚王听着众人的建议,心中稍定,说道:“就依诸位所言,但愿能扭转这不利之局。只是这过程中必然困难重重,还需诸位齐心协力。但万一事情进展不顺,我们又当如何应对?”
楚王说道:“如今我大哥虽然被放出来,但是也无望储位。咱们主要的对手还是萧继,如今父皇还给她母妃升了份位,如今气势冲天。”
俞俊熙皱着眉头说道:“殿下,赵王如今风头正盛,我们行事更需万分谨慎,切不可贸然行动。稍有不慎,可能就会满盘皆输。而且赵王那边肯定对我们也有所防备,我们的每一步行动都可能在他的预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