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八节第一次主持廷议

于是,丁公不管是出于养寇自重的心理也好。还是真的脑残了也罢,果然不再为难刘邦。

等到刘邦击败项羽,登基称帝。

丁公以为自己有功,就跑去邀功。结果被刘邦一刀砍了……

理由是:项王失天下者。丁公也。要‘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

与之相反的例子是栾布。

当初,刘邦砍了彭越的头,枭首雒阳,下诏:有敢收视者,辄捕之。

栾布从齐国赶到雒阳,跪到彭越的头下大哭祭祀,然后还收埋了彭越。

结果屁事没有,还升官加爵。拜为都尉,至今受到汉室天子的敬重。不论刘邦、吕后、惠帝。太宗、今上都视为国家忠臣,栋梁。

这就是差距啊!

站在皇帝的立场上来说,身为臣子就应该忠于自己的主君。

即使淮南王刘安要造反,身为大臣,也不该在他没有造反之前就动手,而是应该苦苦劝谏,然后上报天子,由天子定夺。

这才是忠臣的模板。

而张释之如今,一没有请奏天子,二没有苦苦劝谏,而是用蒙骗的手段,骗取了军权,然后软禁了刘安。

当此之时,任何一个上位者,都不大可能会欣赏这样的行为。

相反,恐怕会厌恶这样的行为。

要是以后人人都效仿张释之的行为,那这天下秩序,岂不是要乱套了?

上下尊卑还要不要,人臣伦理还讲不讲了?

这么一思考,刘德也明白张释之前世为什么非但没有论功行赏,反而被长安厌恶,刘德就记得,当时,张释之软禁了刘安后,他的父皇第一时间不是马上嘉奖张释之,而是立刻命令曲城候蛊捷率兵进驻寿春,打着救援的旗号,接管了张释之的兵权,等同于解除了张释之的一切职务。

于是,随后张释之迅速病情加重,几个月就死了。

这么想着,刘德就叹了口气:“恐怕刘安最后也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反而是张释之,要被责罚了!”

道理很简单,刘安实际并没有真正的举兵造反,不过是口头上说过那样的话。

没有实际的谋反罪状。

本来,这样的话,一般的诸侯王也是必死无疑,即使不死,也要被贬为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