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涛还有一件私事儿需要处理,就是洪鲵和罗美洲远航用的船。这艘船虽然不大,和掠食者号差不多,但它的技术含量却远超以前的任何船只。它是洪涛、温小七、温四凑在一起,把这些年帝国造船厂积累的技术全拿了出来,制作的一艘新式舰船。
它的干舷很低,船艏很长,船艏柱垂直,在艏柱前面还有一个向前倾斜的刀刃状斜柱,包上船板之后,就成了上部向前突出并延伸的尖形船艏。这种船艏是由美国人率先弄出来的,在十九世纪中期,有个叫格里菲斯的船舶设计师设计出来一种帆船,就采用了这种形状,算是世界上第一艘飞剪式帆船。
后来的由英国人发扬广大的大西洋舰艏,也就是飞剪艏,和洪涛弄出来的飞剪式帆船还还不太一样。飞剪艏的船头靠近甲板的地方是外飘的,水线之下艏柱垂直,外飘和垂直之间是个弯曲的弧度。这种形状不管是用钢材还是木料制作都有点困难,具体的弯曲角度洪涛也没有掌握。
现在洪涛弄出来的船艏形状还不能叫做飞剪艏,它的艏柱下面并不是垂直的,叫做艏柱倾斜艏。这种形状多见于二战前期的战舰,追求速度的中小型军舰多用守住倾斜艏,对速度要求不太高的大型军舰多用垂直艏。
单独采用这种船艏,并不能提高船只的多少性能,它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设计。比如说船底就不能做成u字形了,而是变成了阻力最小的半圆型,只是下面略微尖一些。外龙骨则直接从船底中前部延伸到尾部,和尾舵连在了一起,这样可以增加船体的稳定性。
最主要的是船体的长宽比被拉长到了六比一以上,和这个时代的任何船只相比,都显得又细又长。这是人类和大海斗争了几百年,才总结出来的一个最佳高速船比例,既可以最大的提高航速,又不会失去太多稳定性。除了洪涛之外,别人要想试验出来,必须和王八活的时间一样长。
这种北美飞剪帆船,应该算是帆船史上最后一批正式大规模使用的帆船了,它非常适合远洋货运,但不太适用于战舰,准确的说是不太适合前装滑膛炮。它的甲板从头到尾是基本平直的,称作低干舷平直甲板。由于干舷很低,看上去像贴着海面,所以无法建造多层甲板,勉强能装一层舰炮。
过于低矮的干舷会干扰视线和火炮射击角度,一旦碰上高海况,细长的船体左右横摇比老式风帆战舰还大,很不利于射击。本来炮就少,还打不准,船体还不能做得太厚重,当战舰就是个脆皮加没火力,除了跑得快、转向好之外,没一点优势。而且这种船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桅杆过高、帆面积过大,在海战里船体是低矮了,桅杆和帆矮不了啊,很容易被地方把桅杆和帆打坏。一旦失去了机动性和速度,飞剪式帆船就没什么优点了。
洪涛也没打算把这艘船当成战舰用,它是为了载着洪鲵和罗美洲远航探险的。这艘船有三根桅杆,全是采用了一种叫做上缘斜桁帆的新式纵帆。这种帆型有点像中式硬帆和欧洲软帆的结合体,在软帆的上沿加装了一根斜衍,让帆的升降更容易、更简单。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减少操帆手数量,不用再爬上桅杆、踩着索具去一块一块的升帆,只需要在桅杆底部摇动绞车,把桅杆上的两层斜衍帆拉起来固定好就可以。
一艘排水量三千吨的北美飞剪船,在配备了上缘斜桁帆之后,全船水手加一起才二十名。而洪涛这艘被称为美洲号的飞剪式帆船,只是个排水量不足一百吨的小家伙,四五个人就足够用了,要是用老水手驾驶,两个人就能玩转。
“亲爹啊,这艘船结实吗?”罗美洲跟着洪涛来到帝国造船厂的试验码头,看着漂浮在水面上的美洲号,有点迟疑。他既没见过飞剪式帆船,也不了解这种船的性能,光是从外形看,怎么看怎么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