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调兵遣将

众人议定大略之后,开始商议起细节。

南庐江暂时不去动它,但名义上一定要向刘表抗议,甚至还要上奏天子,控诉刘表越权,以及刘勋的不轨之行。

如果刘表有使节来访,那也以拖待变,绝不主动翻脸。

毕竟如今长江上还是荆州水师的天下,徐州水师缺少大船,还需要时间建造,短时间内是没法和荆州水师一较高下的。

所以适当的对刘表绥靖一点,但不给与明确的答复,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毕竟刘表不一定想和刘备撕破脸,刘备也未必想和刘表同室操戈。

可架不住刘封却想着在平定江东之后,再同刘表撕破脸啊,尤其还可以将破坏盟约的罪名扣到对方头上。

事实上刘封对于刘勋的脑残操作是相当欣赏的。

刘备既然已经抵达寿春,那么接下来自然就坐镇寿春的,同时也可以督促江北秋收,以及进行修缮芍陂的准备工作。

过江的主力自然是刘封了,毕竟整个江北最大的军团就是他的部下。

首要之重,自然是合肥的,这里必须要驻重兵,还得配一上将。

因为此处不但是寿春的荫蔽,同时又是过江大军的后勤中心,地处江北核心,还能随时援救四方,距离舒城不过七八日路程,更是随时可以威胁刘勋老巢。

以刘封来看,此重任非二叔不可。

对此,刘备深以为然。

二叔如果离开,那么最好能够把北庐江的部队全部带走,毕竟黄巾军的军纪,哪怕是汝南黄巾,也是一样的稀烂。

同青州黄巾起来,撑死了也就是三十步笑百步。

况且士族豪强和黄巾军之间的壁垒可是相当大的,汝南士族豪强因为机缘巧合,奈何不了这股黄巾军,索性就暂时相安无事了。

这可不代表江北士族豪强能接受这点,要是留下汝南黄巾镇守北庐江,弄不好哪天刘备起来就要收到北庐江又反了的消息了。

此时汝南黄巾老大刘辟也在堂上,话不能说的太透了。

好在堂上的刘备和文士们也都是聪明人,先后听懂了刘封的暗示。

最终做出决定,由刘封率太史慈、赵云、徐盛、潘璋、徐晃,贾逵、甘宁、董袭、许定等诸将过江。

关羽率张辽、关平、何曼、张彭四部计一万九千人镇守合肥。

同时,刘备军还将开始扩军,赵云、太史慈、张辽以及徐晃四位中郎将,也都将扩编至三营六千人。分别增设一个两至三千人的步营,下辖两至三个都尉,各领千人。

周、蒋、甘、董也俱是扩充至满编两千人一营。

这些降兵全部是由黄巾军和袁术军降兵中挑选精锐而成,分散打乱编组。

同时贾斌所部和许定所部划归贾逵统领,编为刘封亲卫军,共计六千人。

张飞和关羽所部扩编为八千人,依旧以袁术降兵和黄巾降兵为主,不足者可在当地征募,由骠骑大将军府供给粮草钱财和军械物资。

因为部分军队需要时间整编,所以第一批过江由刘封先行过江,只带潘璋(六千)、徐盛(六千)、贾逵(六千)、周瑜(四千)甘宁(一千五)、董袭(一千五)六部,共计两万五千人。

甘宁,董袭扩编的五百人,暂由周泰、蒋钦代为整理,整编完毕后,周泰和蒋钦会立刻过江增援,毕竟江东多水,这可是水军建功立业的宝地。

其余诸军留在各地进行扩编整训,高顺所部依旧驻扎广陵,负责徐州江北的安全,同时也作为一线的后援。

孙香即刻前去厉阳劝降孙贲,若是孙贲不降的话,就由刘封顺道负责解决。

简雍、刘琰即刻上任,分别担任九江、庐江两郡太守,召集域内县令、县长,发布行政命令,做好秋收的保障工作。

孙乾先行赶赴江东,以朝廷天子诏令并大将军令,晓谕扬州牧刘繇并扬州诸官吏将佐,迎接骠骑将军麾下大军过江,以及渡江之后的战略部署。

陈登、杜畿、鲁肃、贾习、袁涣、袁霸、袁敏、杜袭,赵俨、繁钦、诸葛瑾、步骘、卫旌、陈端、秦松、阎象等人加入到了临时组建的芍陂曹中,专门负责计划和领导修缮芍陂水利工程的事项。

其中陈登、杜畿、贾习、杜袭、赵俨、繁钦、步骘、卫旌等人还在赶来寿春的路上。

稍后在稳定了局势,同时制定出了芍陂修缮纲领之后,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如果杜袭、杜畿、繁钦、赵俨都有可能会被分派到江北各县出任县令、县长。

在安定百姓,整顿吏员的同时,动员民间力量配合官府一起推进芍陂修缮计划。

诸葛瑾或许资历声望都不太够,但他却是刘封夹带里的人才,可能会找一个小县派他去当一任县长,刷一刷资历,日后也好继续积功提拔。

诸葛玄的病情也日益渐好,不过此时他倒是不急着出来做事了,反而呆在郯城读读书,交交友。

诸葛玄会变得这样,两个侄子深受重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比起他自己来,显然侄子有着更远大的前途,无疑对家族更为利好。

况且眼下局势也颇为尴尬,一进不如一退,诸葛玄的选择反而相当聪明。

经过刘备的考虑之后,又传令张飞在田豫回镇沛国之后,便起兵返回下邳,接替夏侯博前往东莞,暂任东莞太守,汇合陈登留下的部众镇守琅琊。

毕竟对于刘备来说,夏侯博声望不够,不足以坐镇徐州,还是让张飞返回郯城坐镇最为合适。同时,陈到所部也会在田豫抵达沛国之后重新南下,前往北庐江坐镇待命。

下堂之后,刘封将刘备请到了后院书房之中,并令许褚亲自守卫在外,严禁任何人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