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刘封却阻止道:“父亲,此时上表太早,孩儿只是想让您早做准备。”
刘备愣了下,疑惑道:“那该何时上奏?”
“遇袁术阻挡之时最为合适。”
刘封回答道:“父亲此番南下,乃是名正言顺的接管汝南郡县,袁术竟派兵阻挠,负隅顽抗,如此父亲上奏朝廷,惩戒袁术更为理所当然。”
“善!”
刘备恍然道:“为父知晓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备军加快了各项物资的转运速度,在项县、城父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军械,随时都会举兵南下。
恰好在这时候,南边袁术的使节到了。
听闻袁术的使节居然是袁涣,刘备和刘封俱是一愣,随即笑了起来。
这袁术还挺会用人的?
要是换了其他人,说不定刘备见都不会见他。
可袁涣这人不但是刘备举荐的茂才,更是陈郡袁氏的嫡脉子弟,而且他可不是一个人,他还有好几个兄弟和从兄弟,都有不错的能力。
如果不是他们因为躲避乱世而逃亡,刘备和刘封早已会派人前往扶乐征辟了。
因此,刘备不论如何都得给袁涣一个面子。
刘备当即决定出城迎接袁涣,然后让县衙中准备酒宴,为袁涣接风洗尘。
刘备刚一出城,就迎面撞上了袁涣的使节团。
袁涣根本不敢托大,不论是刘备举主的身份,还是刘备如今的地位,都不是他陈郡袁氏所能轻慢的了。
他们家固然是名士,可刘备现在也是骠骑大将军,更都督徐、豫、扬三州事的方面大员,比之曹操的大将军可是一点不差。
袁涣刚一得到通报,立刻下令停车,然后主动下车,迎着刘备走了过来。
隔了十余步的距离时,袁涣就大礼下拜,口中喊道:“涣参见骠骑大将军。”
刘备乐呵呵的上前将袁涣扶起,上手就握住对方的双手,诚挚的关切道:“曜卿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城中已经备下酒宴,为卿洗尘,曜卿可速随备入城。”
袁涣当即感激不已,随后两人一起登车,转回城中。
回城之后,刘备早已经备下清水新衣,以供袁涣梳洗。
等到他梳洗之后,才请到正堂相见。
“曜卿,昔日一别,至今已有三载矣,曜卿这几年可还好吗?”
刘备开头就怀念起了往日。
三年前他还是陶谦表奏的豫州刺史,袁涣是他人生中第一个茂才。
当时袁涣和陈群一样,激烈的反对刘备前往徐州,向刘备痛陈徐州之弊,如火山之口,就差没说你刘备把握不住了。
可当刘备决定前往徐州之后,陈群和袁涣还是做出了不同的决定。
陈群跟着刘备一起去了徐州,而袁涣则南下江淮,想要避难江东,躲避兵灾,结果被袁术所扣留,并为其所用。
当然这也不是说袁涣没有陈群忠诚,而是两人的境遇不同。
陈群当时已经是刘备的别驾了,而袁涣并没有答应刘备的征辟,所以还是白身。
两相比较,袁涣自然可以来去自由。
因此,刘备并不怨恨袁涣离他而去,相反还颇为重视袁涣,毕竟这是刘备平生第一个茂才,颇有些白月光的味道。
听见刘备的话后,袁涣面露惭愧之色,尴尬的拱手道:“涣凡俗之目,不识使君英雄,不能相随左右,半路而去,深为惭愧。”
袁涣这话还真不是在客气,的的确确就是他心中所想。
三年前,他觉得徐州是个大坑,谁去谁倒霉,结果刘备去了,不但没倒霉,还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肃清琅琊,南复广陵,大破袁术,北上勤王。
别离不过三载,再次见面,刘备竟然已经是天下第四人了。
百官群臣之中,也只有大司马袁绍、大将军曹操两人还算是位在刘备之上。
可这两个人,一个是汝南袁氏,天下仲姓,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刚起家就得韩馥赠于冀州。
另外一个,也是官宦之后,历任两千石,雒中掌兵权,起家就是一郡太守,还有宗族曹姓、夏侯举族相从。
刘备有啥?
啥都没有啊。
勉强有个关张赵,可这时候谁认关张赵啊。
充其量也就觉得关张赵是个不错的武将罢了。
袁涣始终觉得当时劝说刘备别去徐州是正确的,可现在他是真的动摇了。
没办法,谁让刘备拿出来的成绩能这么好。
袁氏得知刘备官拜骠骑大将军,都督三州后,是真的怀疑起自己的眼光和智谋了。
幸好当时还有陈群和自己是一个意见看法,可见并不是他袁涣太短视,而是刘备太英雄了,就像太祖高皇帝和光武皇帝,能为人之所不能。
每每想到这一点时,袁涣心里就有些激动,有些懊恼,有些悔恨。
甚至还会遐想,如果当初自己没有离开刘备南下江淮,而是跟着去了徐州,会是如何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