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发酵的差不多了,成群的傻子将丽塔·斯基特当成了正义使者,当成了仗义执言之人。
这时一篇连载文章突然出现在各大杂志、报刊上,名字叫作《我当记者那些年》。
顾名思义,这篇文将讲的是一位记者的职业生涯,故事用的第一人称讲述,从头到尾都没有透漏过“这位记者”是谁。
文章从刚入行兢兢业业的小记者开始讲起。这位小记者采访被拒,报道不被人重视,他写出来的真实内容甚至没人愿意看。
入不敷出的小记者的心态开始了转变,他不再为正义发声,不再报道真实的内容。结果,虚假的新闻却让他有了名气,有了忠实的读者,这让他尝到了甜头。
第一篇文章到此戛然而止,读者们意犹未尽。很快,第二篇文章就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依旧没有说出这位记者的真实姓名。
转变后的记者名利双收,从最开始的不受重视、无人问津,变得炙手可热,成为了最畅销报纸的特约记者。
这位记者更是用他独有的采访方式,弄到了很多无人知晓的一手资料。这些内容此前没人见过,也就无从辨别真伪。
为了能让自己的报道更加畅销,这位记者可以说得上是手段尽出,无中生有、夸大、造谣,无所不用其极。
从前的种种经历告诉这位记者,读者们对于报道的真实与否并不关心,只要内容够劲爆,这就是一篇好的报道,自己就是一名好记者。
在连载的第二篇文章中,这位记者讲述了部分自己曾经报道过的内容,分析了自己使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让自己的报道变得畅销。
堪称无良记者教学宝典。
读完这两篇报道的读者开始纷纷好奇起来这位记者到底是谁。同时读者们还想知道,这位记者到底是用了什么样的采访方式,才能得到那么多不为人知的“真相”。
但可悲的是,这些读者都没能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这位毫无职业素养、毫无职业道德的记者之所以能火,正是因为这些读者。
挖掘读者内心深处的阴暗面,将读者们喜欢的内容展现给他们看。无关真实,只要足够劲爆,哪怕是假的、是虚构的也行。
这就是人类可恶的一面,我希望你过得没我好。这位记者的大火将人性的丑恶展现得淋漓尽致。
连载的第三篇文章,也是最后一篇,同样没有说出这位记者的名字,但却说出了这位记者的采访方式——阿尼马格斯。
这位记者是一位阿尼马格斯,没有在魔法部登记过的、非法的阿尼马格斯。他可以变成一只非常小的飞虫,即使被人看到了,也不会引人注意。
用这种偷听的方式,将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记录下来,用以报道。但是,这些真相恐怕没几个人想要了解,也不会引起过多的关注,那该怎么办?
夸大事实,明明只是一位学生因为意外受了轻伤,就说成是老师故意伤害学生;受伤的只有一名学生不够严重,那就换成数名学生,轻伤说成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