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这一手,甩掉全球航天不知道多少年。
各国专家沉默不语。
他们被惊到了
前天晚上周瑞的讲话浮现在耳边。
征服宇宙,是人类的天命。
那这天命的应照,会落在哪个文明身上呢?
又会落在哪个人身上呢?
——————
地球近地轨道,这一年来格外热闹。
基本隔半个月时间,就会有人往轨道上添砖加瓦一番。
已经逐渐雄伟、大气的南天门平台,暂时不在这片天地,但是“轨道家族”,也迎来了新成员。
一个巨大的黑色立方体,被送到了轨道上。
它缓缓展开身形,变成了数个“榫卯”轨道单元,和“板砖”轨道连接件,然后立刻开始了重组。
机械智能之下,这些设备很成熟,在自己安装自己。
大概十五分钟后,“钱学森轨道科研平台”,正式亮相。
但它又和自己的前辈有所不同,根据拟态指挥和摄像头共同反馈出来的画面,“钱学森平台”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平面,而是一个上下双层结构,看上去像是一个有厚度的扁平长方体,类似“书本”一般。
机械之书。
这种设计,是因为科研需求,一些传感器不能随波逐流的,被太阳一遍一遍暴晒,也有一些设备需要电磁防护。
总的来说,这种“书本型”设计,使得钱学森平台拥有了“上中下”三个不同的层级区域。
另外,“钱学森平台”和通体黑色的南天门不同,其上表面是黑色太阳能,但底部却是白色涂装,彰显民用、开放、合作。
未来,这本厚厚的“机械之书”,还会逐渐扩大,最终像南天门一样,成为一个庞然大物。
对了,既然是科研性质的平台,自然要携带科研载荷,哪怕是第一次,也要有所彰显。
所有结构调整完成,数据反馈全部正常之后。
钱学森平台正中间,突然降下去一块“板砖”的面积,片刻后,升起了一个立体的玻璃罩子。
那是一个由特殊材料打造,能够防护部分电磁波的太空生态箱。
里面有着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水分,构建了一个微循环。
还有半颗切开了的东北大土豆子。
绝对精挑细选的那种。
既然要在太空搞科研了,那咱们就优先解决一下,全国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吧。
试试看能不能种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