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赵瑾

大魏风华 东有扶苏 1390 字 2个月前

和顾怀预料得差不多,在派人假意请降实际上是用蜀王世子来威胁他之后,被围在天全的都掌蛮数万兵力,并没有因为他的离间而起什么内乱。

与之相对的,是他们试图冲破围困的动作大了很多,甚至已经开始不惜伤亡,这给本身兵力就不如他们的朝廷军队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每一天都有将领跑到顾怀的帅帐前请示,旁敲侧击地说着就快要围不下去了。

不是每一个人都想把这些出山劫掠的都掌蛮人杀光在这里,包括很多士卒都不理解,能把这些蛮族赶回山里去就差不多了,何必在这里死磕?士卒的命就不是命?

更要命的是捉襟见肘的粮草,照眼前这个消耗速度,可能连十天都撑不到了,再围上七八天,可能平叛的军队还要比抢得盆满钵满的都掌蛮人先断粮。

这是个极为讽刺的事情,任何还有理智的主帅都应该在这个时候选择撤兵,因为军中粮草不多不意味着能控制军队到最后那一刻,很有可能在还没断粮前,军队就会迎来哗变。

当兵吃粮天经地义,饭都吃不上了还怎么打蛮子?更别说在很多人看来这场平叛其实已经赢了,都掌蛮人抢就抢呗,这几十年来放虎归山的事还少么?

这便是顾怀现在承受的压力,甚至可以称之为一场豪赌,他将来自成都那边的消息全部封锁,以免蜀王府叛乱的消息影响军心,他清楚自己现在就算放走都掌蛮人带兵回返成都,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平叛,毕竟断粮的问题一天得不到解决,囤积在此处的三万兵力就不能放开手脚作战。

又到了做决定的时候,到底是放走都掌蛮人选择回去和成都开战,与民争粮,还是拼死一搏屠光都掌蛮人解决西蜀的混乱,然后从他们手上夺来粮草,让大军有继续作战的能力?

这并不是什么策略游戏,每一个选择都可能伴随无数人的死亡,甚至影响到整个蜀地乃至整个天下的局势,身居高位带来的有时候不仅是权力与地位,更有可能是这样让人连觉都睡不好的责任和压力。

当兵的听将军的命令,将军要遵守帅帐的军令,帅帐里文书审计亲卫令官一类的可以分担一定的事务,但最终所有影响大局的丝线还是全部缠在那一个人的身上。

堆积着文书的桌案后,已经好些天没有睡好的顾怀再一次送走了前来进言的将领,走出帅帐看着成都的方向,沉默不语。

他已经等了很多天了,只是不知道还要等多少天。

但他还是选择相信那两个跟着他走过了天南地北的汉子,相信他们能带着那七千狼兵一战而定西蜀局势。

就像他们相信他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