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的树,叶子枯黄了又绿,打绳太费稻草,村里已经有人开始织草包卖钱了,苏父也买了一台织包机和纺荆机准备织草包。
织草包和以前织布有点像,但是工序没那么复杂,草包不用织的太密。
一张草包可以卖四毛,一捆二十张,卖八块,比一捆草绳五块钱还要赚钱,关键是省草。
苏爷不是懒人,苏母织草包,他便纺荆,荆绳很细,苏爷打好就缠成一个大球放在织包机旁边让苏母用。
下午苏秀香回家还能帮着做饭和收包边。
一天下来能够打三梱草包,赚二十多。
家里人多了,老的老小的小,花费也不少,苏母在家织草包,苏父还可以去做点别的营生。
苏家买了一辆旧的自行车,这就成了极好的交通工具。
苏父晚上出去抓青蛙凌晨早起剥了装到塑料袋里,骑车去几十里外的县城里去卖。
城里人爱吃青蛙,运气好的话,下午老早就能回来,运气不好也就再晚俩小时能回。
后来苏父去的多了,被一个饭店看上直接让他送货,就省去了很多等待的时间。
后来城里人胃口越来越大,蛇的需求也多了。
苏父就开始抓蛇,抓回来放在大缸里头攒着,等到多了再跑去县城卖钱。
有一次,苏秀香放学回家,看到屋里跑的都是蛇,吓得大叫,苏母赶紧找人来抓蛇,那天之后,苏父不再抓蛇了。
苏秀香寒暑假就接了苏母的班,坐在院子里石棉瓦搭的棚下头织草包,苏母帮着收包边,晚上两人一起纺荆绳,苏秀香速度快,一天下来能织四捆。
苏爷也不闲着,给两人整理稻草。
村里来拉草绳和草包的多了,苏父就不抓青蛙了,直接去给人装车,有时候一天装两车,一车给三十多块钱,两车七十。
后来,装车费涨了,一车能给五十块,苏父心里美滋滋的。
头一年,家里用的还是手动纺荆机,第二年就买了两台电动纺荆机,纺荆速度很快,但是也考验技术。
苏秀香是个全能型劳动人才,就像插秧一样,她左右手都能纺荆,纺出来的荆绳还又细又结实,省草。
她织包更快了,有时候一天能织五捆,这么下来,一个假期就赚够了学费,还有多余的。
家里条件好了,苏母想去看看小女儿的计划也提上了日程。
苏秀香十岁的时候,春节过后,苏母就带着她和四岁的弟弟去了姥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