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顿饭比预想中的要好一些,她以为下乡了得啃地瓜,吃喇嗓子的窝窝头,喝野菜汤呢。别看她在家的时候说的那叫一个无所畏惧,还跟父母说来这边缺不了吃的,但她心里慌着呢。这些吃的又不是平白无故给她们的,都要靠劳力获得,干得多得的多,干得少那就得勒着裤腰带吃窝头了。
其余三人不是很适应,谭安静家条件不错,因为父亲是供销社采购主任,平时吃的就比别人家好,虽不至于天天吃肉,也很少吃这种粗玉米面饼子。高文远下乡前听说东北粮产丰富,以为能吃上好东西呢,没想到吃的跟家里差不多。
至于白玲玲,甚至觉得这饭还没有她在家做的好,不情不愿的咬着饼子,那副样子像谁欠她的一样。也不想想她在车上吃的是什么。
宋双霜想起来补贴的事,于是问了一句“知青办说知青下乡第一年每个月有10块钱补贴,但没说有粮食的事,我想问一下我们的口粮怎么办,总不能一直吃你们老知青的。”
“我们刚下乡的时候村里会借给我们粮食,省点吃也勉强够到秋收后分粮,如果不够吃可以拿钱换一些去年的存粮。等秋收完结算了工分就得把借的粮还给村里,如果挣的工分少,连第二年的口粮都不够,咱们村长大队长允许我们到第二年再还清。”冯爱国说了一下他们那个时候口粮是怎么解决的。
听说口粮还要还,白玲玲抱怨道“怎么还得还粮食,粮食不是村里直接给我们补贴的么?”
白玲玲这么一问,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村子哪里会给粮食补贴,咱们村算是富余的了,我家那有个知青下乡的村子特别穷,村里人自己都吃不饱,更别提村子借给他们粮食了。都是往家里写信,让家里给邮过去的粮食。”崔子明想起那个人回家的时候,瘦的家里人都快认不出来了,说什么都不愿意回乡下了,最后还是那人的母亲把工作岗位给了儿子,这才没回去。
白玲玲还不死心“那我就是还不上怎么办,村里总不能让我饿死吧。”
在场人算是看出来白玲玲脑子不太正常了,还想不还粮食?这地里的粮食都是村民一点一点种出来的,看的比什么都重。当初三年自然灾害,有多少人失去生命,也就东北这边地产丰富,活下来的人多些,现在谁还想过那种没东西吃的苦日子,村里借出去的粮食那都是村子以防受灾没东西吃存下来的,想让你还粮还不有的是办法。
宋双霜没去搭理白玲玲作妖,接着问“那借我们的粮都有什么?我看咱们村种了好多苞米(玉米,东北一般习惯叫苞米)和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