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荀氏两头下注

不过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颍川士族根本不可能是曹操的对手,他们根本不是曹操起家的股东,充其量就是一个下属而已。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董昭在朝堂上提议,希望曹操称公,曹操当然是拒绝,并且表示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匡扶汉室,没有私心,称公之事,休要再提。

曹操已经如此表态了,董昭自然不会继续坚持。

朝会之后,曹操单独召见荀彧,再次询问了荀彧对他称公有什么看法。

这已经是曹操给荀彧最后的机会了,只要荀彧在这个时候服软,带着颍川士族忠心辅佐于他,曹操已然会给颍川士族一口饭吃,不会将他们彻底打压下去。

但是,荀彧依旧没有改口,认为曹操此时称公不合适,理由和上次的一样,甚至连改动一下的意思都没有。

荀彧这个举动就很有意思了,他甚至连装都不愿意装一下,就是反对曹操称公。

所以这一次曹操和荀彧不欢而散,而曹操也加大了对颍川士族的打压力度。

萧寻也听说了曹操和荀彧的第二次谈话,对荀彧的选择很是不解。

如果第一次谈话的时候,荀彧还没有意识到颍川士族根本就不可能是曹操的对手,所以做了错误的决定,还能说得过去;

那如今颍川士族已经被曹操打压下去了,根本不可能是曹操的对手,荀彧为什么还要坚持之前的意见?

难道他就看不清楚形势吗?

虽然萧寻和荀彧的接触不多,但也知道荀彧是一个聪明人,能够看清楚形势和大局,为什么这一次却如此固执?

这个问题困扰了萧寻很久,直到荀攸突然过来拜访,萧寻才明白过来。

荀攸来拜访萧寻的时候,姿态极低,而且明确在萧寻这里表示了他支持曹操称公,希望萧寻能帮他转达一下他的意见。

荀彧和荀攸是叔侄关系,荀彧又是荀氏的推举出来的代表,所以当荀彧公开表达意见之后,荀攸就不能再提出什么反对的意见了。

尤其是政治方面。

也就是说,荀攸不管愿不愿意,都要和荀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再进一步来说,就是荀彧公开表达的意见,就是荀氏的态度,所以荀攸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发表反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