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硕赞同了谢安的意思,不过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只有东晋国跑来寻求帮忙了,那东晋国才算欠他的。如果是他主动找东晋结盟,那么就只是平等结盟,不存在谁帮了谁。
虽然张硕并不想齐国做大,但眼下东晋肯定比乾国要急很多。主动权原本就在乾国手中,张硕不想因为谢安的只言片语,而放弃这个主动权。
“琅琊王氏的王敦早有了和国君结盟的想法,只是不能确定国君之意。稍后微臣书信一封,送到那王敦的手中,其必遣使,前来寻求国君的支持。”
“王敦?不是东晋的朝廷么?”
张硕一听谢安的话语,不禁愣了一下。历史上王敦可是谋反的主。虽然在《皇朝》中,因为种种因素和巨大的外部压力,王敦眼下并未直接与东晋朝廷决裂,但依旧处于半独立的局面。谢安提王敦,而不提司马睿亦或者王导,其意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我等之意主要在于压制齐国,至于结盟的对象是谁,却并不重要。”
谢安微微一笑,而张硕闻言也跟着笑了起来。两人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互相心照不宣。
“国君,史治司司长王安石前来汇报。招贤馆内又来了一对兄弟。经考效,两人的能力都非常出众,目前已经安排在馆内住下,随时等候国君的召见。”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御书房外,传来了戴宗的声音。
“又有人才入乾了?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姓甚名谁?”
张硕闻言,兴奋的询问道。自乾国在刘备和汪直的围攻下,安然无恙后。近日来,有大量的人才或被举荐,或自荐,想要在乾国出仕。招贤馆内,更是人满为患。其中不仅有东海九县之人,还有不少是从周边郡县过来的,不乏一些历史名人。
比如兰陵萧氏的萧望之(智82、政86);匡衡举荐的郯县名士、经学大师后苍(智78、政75);自荐的阴平县人毛遂(智84、政73);还有自下邳前来投靠的下邳萧县人薛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