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8 浔阳水涨

买活 御井烹香 2091 字 3个月前

“我们浔阳就没有自己的报纸吗?分明消息也不少,如今却只是些江湖传言,听了叫人将信将疑的!”

确实,身处于九江汇聚之地,浔阳的消息一向是非常灵通的,人们受到外界的影响也大,这会儿要再分辨浔阳的什么新东西和买活军有关,已经有些不可能了,或者说,有关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吃食、方言腔调、服饰,甚至是人口的构成,都和十年前有了极大的区别,就说有一点,就是十年前的浔阳百姓不能轻易想象的——在内城的食肆里吃饭的,除了各地的汉人之外,竟还有许多蛮夷土人!

这在从前,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些土人轻易是不会下山的,就是下了山也很少进城,更不愿意走官道,他们宁愿绕远路避开汉人的聚居区,理由有很多,怕被轻视、戏弄,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进城了处处都要钱,但他们却没有什么钱。除了土司出行,或者是有些蛮夷奴隶被贩卖到这里来之外,土人是很难得进城的,可是,这几年来土人进城竟很自然地成为一种现象,被大家给接受了。因为土人们也有了钱,而且,虽然汉话颇为拗口,但他们毕竟是会说汉话了,双方也有了交流的可能。

这会儿,就有一些土人光明正大地坐在食肆里,就着店家提供的热水吃肉包子,他们非常贪婪地享受着这难得的美味——这些土人们都很擅长采药,听说,有些西南的蛮族……什么白衣、布衣、青衣的,内陆的人是一概搞不清楚的,都叫百喵,这些蛮族以前根本不知道,自己生活的环境中有多少东西被汉人当做草药,他们入了汉人的知识教之后,知识教的道士们就教他们分辨药材,采药卖给买活军,因此他们手里比以前宽裕多了。

这些人自古以来,又没有储蓄的概念,一进到汉人的地盘便很舍得花钱吃吃喝喝,这些土人一看就是原本生活在湘江道和川蜀道深山里,乘船东来要去买活军地域的,他们除了采药,有的还能采到金,虽然数目不多,但现在采到金矿之后,土人们也不献给当地的敏朝官员,而是都直接拿来和买活军换东西了。

就这些土人,也在探听着之江道的战事呢,他们的立场是非常鲜明的,虽然没有明确地说出口,但只要一听说买活军高歌猛进,便立刻喜形于色,而倘若有人分析起之江道抵抗、甚至是挫败买活军的可能,也不顾是真是假,立刻就怒容满面、牵肠挂肚起来,恨不得立刻就赶到前线去,帮着买活军打仗呢。

大概是这个茶馆里,主张之江道抵抗说的人很多,刘师爷和小厮儿骑着驴,经过时,就有这么一桌子蛮夷,大声地说着土话,你一言我一语,吵得刘师爷的眉头也是微微一皱,小厮儿更是立刻愤怒了起来——这样的土话,本就是十分嘈杂无礼的,在城里说方言,本就是失礼的事情,就算是汉人的百姓也一样,更何况这群蛮夷呢?!

他因为这些蛮夷们的不知分寸而颇受到了冒犯——这可是知府老爷的一等大师爷!连多少知县都毕恭毕敬地给送节礼呢,这些土人进城已经是侥幸了,怎么还敢当着刘大人的面嘈杂起来,扰了他的清听?

眼看着他的眉毛立起来,就要呵斥出口了,刘师爷忙道,“福顺,行了,由得他们去吧!这是多事之秋!”他可不想在这时候招惹买活军知识教的信徒。

福顺为人倒也机灵,虽然不知刘师爷的顾虑,但却也不会和他对着干,闻言便不再开口,闷闷地应了一声,牵着驴快步走过茶摊,那帮土人丝毫也没有留意到他们,还在指手画脚,激烈地议论着什么,福顺一路都不曾说话,直到拐了几个弯角,走近知府衙门了,伺候刘师爷下驴时,方才低声说道,“如今浔阳城里,把咱们当回事的人越来越少了!”

他的语调沉闷愤慨,显然不是一时兴起,故作危言,而是心中早有这样的想法,忍无可忍,方才迸出的一点肺腑之言。刘师爷听了一愣,将福顺上上下下打量了几眼,又拍了拍福顺的肩膀,摇了摇头,竟是一语不发,径自走进了衙门后堂。

“东翁,恕老朽来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