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历年来,也经历过不少旱灾涝害,却没有哪一次像是这般严重。
很明显,其中有猫腻!
“参见陛下!”
百官行跪礼,扑通扑通声阵阵,殿外的阳光将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都起来吧!说说北方旱灾怎么回事?”
感受着殿中片刻的安宁,赵洪清这才抬了抬手。
若情况属实,必须得在今天之内拿出一个治理的方案来,否则百姓受苦,产生流民,而流民则会带来动乱,北方安定了还没有几年,就又需要他分出心思去管顾,着实是麻烦得很。
见陛下都开口了,杨国威缓缓上前一步,鞠躬说道:
“启禀陛下,就在今日早晨,下臣得到消息,幽州出现旱情,河水断流,数千亩良田无法得到灌溉,恐怕会影响到秋收,届时粮食产量锐减,境内动荡……”
由于先前早就准备了一番,所以杨国威说得很是流畅。
“可有证据?”
“陛下,此乃幽州州志!”
说着,他就从怀中取出一份早就经过修改的县志来。
粗略地翻看了一下,赵洪清顿时眉头紧皱,若是旱情真的发展到了河水断流的阶段,那么就真的不好处置。
“方才朕见诸位爱卿讨论了半天,如今可是了解决的方案?”
此话一出,整个金銮殿顿时安静一片,连呼吸声都显得格外明显。
“陛下,幽州旱情刻不容缓,无论有无方案,都必须先派人到实地查看才行!”
还是杨国威首先站了出来,他一开口,百官立刻就开始讨论。
幽州距离京都甚远,这一去一回,最起码都要个把月的时间,他们看似是在分析问题,讨论解决办法,可实际上则是在互相推卸责任,毕竟在京都待得好好的,谁也不想舟车劳顿,大老远跑到幽州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治理旱情。
在杨国威的因势利导之下,讨论变得越发激烈起来,甚至不少官员都开始了吹胡子瞪眼,各派人员互相抱团取暖,一时间,整个朝堂变成了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