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之后,这支契丹人的余部分成了两股。
一股在战场上留得性命,毫不犹豫地投降了定海军,因为他们毕竟比其余野蛮部落要文明些,还有垦埴的经验,所以成了盖州第一批的屯垦民众。此前哲别率军入寇,他们奋起反击,得到了辽海节度使的奖赏。
随同李云前来的耶律乞奴就是其中之一。
另一股却奔回辽西,继续跟从蒙古人。
倒不是说他们过于愚蠢。很多事情从结果倒推,一眼就知对错,当时当地,身在局中,却真的不好判断。
这种世道,一个选择不止关系自己身家性命,也牵扯阖族的未来。契丹人们毕竟一度依托蒙古人的力量复国,许多人觉得,雄踞草原的蒙古总比隔海来向辽东伸手的定海军更强些,那也情有可原。
可惜他们错了。
这批最后的契丹人跟随木华黎深入中都,然后就眼看着木华黎本人狼狈逃窜,而木华黎的上司成吉思汗的战败,还在木华黎之前。
此时,一部分契丹人终于认清了形势。他们以耶律克酬巴尔为首,投降了定海军,从此以后不再强调契丹人的身份,而只作定海军下属的寻常军将。但还有一些人,到底意不能平。
毕竟有大辽的辉煌在前,毕竟耶律留哥两年前还是辽王,那是契丹人的政权!复兴的希望明明是很清楚的,一下子什么都没有了!
而定海军对异族的安置,又全不似当年的大金、大辽,动辄授以王侯之类的尊号。很多领兵近千的契丹人一旦投降,军职不过一个中尉,部属还会被一次次沙汰拆分……这让人如何忍得?
所以耶律厮不等人才会忽然逃跑。当他们回到广宁一带纠合族人部众,又无论如何不敢直面定海军的军威,于是只得一路向东,打算求个天高皇帝远。
可他们又怎能想到,费了好大的力气,终于杀得高丽人胆寒,却又在这里见到了定海军的人呢?
这些人此前没有见过李云,但陆续从许多同族那里,听说过这位一手握刀、一手握着钱袋子的群牧所提控。此人时常亲身往来于东北内地,谁也不敢招惹,那是因为他用钱袋子,随时可以调度不下数十个部落去杀人灭族,而与他协作的,更有定海军的辽海节度使!
听耶律乞奴的说法,李云现在升官了,已经是定海军里头屈指可数的大人物,不仅仅一个群牧所提控。他能调度的力量,必然更加巨大。
这些契丹军将自耶律厮不以下,人人桀骜不驯,否则也干不出挟裹族人长途逃亡的事来。但他们这么做的目的也只是想吃香喝辣抖威风罢了,又不是想找死!
谁想和定海军厮杀?
谁要是这么大胆量,去年就可以为辽王殿下拼死。拼了吗?今年也可以在中都路为木华黎将军拼死。拼了吗?
既然去年、今年都没有,这会儿何苦去触怒李云?
问题是,哪怕己方奔逃到鸭绿江东,李云依然来了。接着该怎么办?继续跑?